本报田林讯 春日融融好时光,田林处处新气象。绿树掩映、碧水环绕、民富心畅、邻里和谐,说不尽的诗情画意,道不完的乡村韵味,一幅“宜居乡村”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美丽幸福宜居的美景在田林县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全面推进“一山二水三中心、四校五路六节点”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林壮、汉、瑶等民族特色新型城镇名片。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等乡村治理体系,充分调动乡村干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第一书记等服务农村的热情,着力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积极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建设。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园林城市和生态乡村等绿色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全社会共治、全民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坚持把“绿色+”理念贯穿生产生活生态各领域,大力实施绿满田林、通道绿化、石漠化治理工程。据悉,2017年完成造林9.22万亩,义务植树8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77.12%。
通过举办“三月三·吼敢”壮剧节系列活动,全面加强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不断加大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培训。多方筹款建设恢复“马神甫事件”旧衙门,推进“马神甫事件”遗址修复工程。投资150多万元拍摄“马神甫事件”纪录片和微电影。目前,正在全力申报定安“岑氏宗祠”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西林教案”(马神甫事件)遗址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
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落实好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政策的基础上,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大力实施传统村落+农业观光、+森林康养、+摄影创作基地等特色生态旅游,不断提升“吼敢”壮剧节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打响田林文化旅游品牌,加快利周河谷生态农家乐集群、定安历史文化旅游小镇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推进万吉山森林公园AAA级旅游景区建设,努力把田林打造成历史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冉俊彪
新闻推荐
本报田林讯近年来,田林县着力打破县域旅游元素不浓厚、旅游特色不明显、旅游设施不完备的粗放型旅游发展现状,紧紧抓住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生态园区产业布局、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三大要素,结合该县...
田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