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田林新闻 > 正文

廖家坳不再是心结 □黄凌智

来源:右江日报 2019-03-14 09:07   https://www.yybnet.net/

人才的地域聚集现象,比如明清苏州出状元,民国容县出将军,总能激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在百色,人才的地域聚集,明显有两次,一次是近代以岑毓英、岑毓宝、岑春煊“一门三总督”为代表,西林县涌现出较多的封建官员;另一次以参加百色起义成长起来的冼恒汉、欧致富、姜茂生、黄惠良、黄新友、谢扶民、朱鹤云等红七军老战士为代表,右江流域出现较多的领导干部。历史底蕴,时代激荡,风云际会,个人奋斗,共同造就特殊时期、特别地域的英才汇聚。

明、清之际,桂西北逐渐有汉族徙入定居。他们是后来者,只能选择条件恶劣的高寒山区、喀斯特地区插花居住。其中,田林县浪平镇在合并平山乡之前,大约有1.3万人口,98%以上为汉族,是百色市汉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乡镇。当地有一句民间谚语:“瘦马加不得料,浪平人翻不得廖家坳。”瘦马老实,任人驱使,加料养肥,反而“假乖”,不愿驮载,所以“不宜好”。廖家坳,岑王老山众多丫口之一,出入浪平必经之地,汽车与行人从山脚的岩科屯附近同时爬坡,车行公路,人走小路,人比车先到廖家坳,“汽车不如行人快”是浪平十八怪之一,不难看出,群山环绕的浪平,自然环境闭塞。正因如此,浪平人自嘲——只要有机会翻过廖家坳,走出山旮旯,马上“屙屎不望后”,不恋家乡,“假乖”忘本,“不宜好”。

清光绪年间(1875-1908),浪平坝上的瞿家寨,好不容易出了一个拔贡(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瞿尚志,还未来得及外放做官,不幸被歹徒戕杀于自家堂屋,更是加深了人们对浪平人“不宜好”的刻板印象。廖家坳是浪平人心中的一道坎,经常出现在反映浪平人文的各种作品之中。

新中国成立以后,浪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涌现出许多人才。杨长勋是坳亭牛垌人,他的许多轶事在广西文人中流传。他的著作《余秋雨的背影》畅销全国,重印多次。他曾说田林县有几十万人,“祖祖辈辈读别人写的书,却没有田林人写东西给别人读”,写东西“要从自己起步”,他做到了。2006年,杨长勋43岁英年早逝,令人唏嘘。

王熙远是江垌毛拜陀人,他的著作《神巫毛拜陀》摘取2013年广东省第二届“九江龙”散文奖的金奖,王熙远获得了5万元奖金,他与读者一道捐款,为毛拜陀修建储水柜。塘合九凤的姚茂勤,著有中篇小说《从浪平出发》《桂西往事》等,2001年成为广西签约作家,是当代“文学桂军”重要成员。罗长兰是平山村甲梭屯人,考上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毕业后创办实业,如今事业有成,回田林投资数亿元支持家乡建设,秉承源自社会、回馈社会的理念,热心公益慈善,为百色的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捐款捐物,截至2015年,捐款超过400万元。这些都是比较知名的浪平人。至于一般的浪平成功人士,更是不胜枚举。哪怕一人赶着两三匹马(或骡),为各地高压输电工程驮运物资,年入20万元,对吃苦耐劳的浪平人而言,只是平常事。

2019年,田林县即将脱贫摘帽,告别“贫困县”,凡昌到浪平30公里交通瓶颈正加紧改造,很快完工。今天的浪平人热爱家乡,廖家坳不再是心结,翻过廖家坳的象征早已成追忆。

参考资料:《族群岛:浪平高山汉探秘》《真水无香》《神巫毛拜陀》《浪平人》。

新闻推荐

田林助力残疾人精准康复

本报田林讯近年来,田林县高度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由县残联牵头,卫计、民政、财政、人社、教育等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开展残...

田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廖家坳不再是心结 □黄凌智)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