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会宁新闻 > 正文

新闻纵深 花钱“求”学,骗局背后的冷思考

来源:兰州晨报 2011-09-30 10:22   https://www.yybnet.net/

为了能让没有考上高中的孩子上高中,会宁县的28名家长在今年不惜掏钱找关系,每人花两万元左右的“好处费”求人帮忙,孰料被骗。

在会宁,让孩子上大学是每个家长的最大愿望之一,但是有不少孩子被剥夺了上高中的权利,让家长觉得大学之门遥不可及。为了圆梦,家长不惜找多种“关系”……

希望

这一段时间,会宁阴雨连绵。

老赵的心情也阴云密布,始终等不到放晴的那一天。

在会宁县土木乡穷山僻壤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赵,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儿子的身上。他和大多数的家长一样,从儿子出生那天开始,就规划好了儿子以后走的路:上高中考大学,将来找到好工作。

但是儿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今年中考落榜了。

这两年,会宁的中考政策是:补习生比应届生的录取分要高30分。权衡了一下儿子学习成绩不稳定的现实,家人商议最好还是今年就能上高中,补习一年也不一定能考得上。

老赵找了和县里高中老师能攀上关系的亲戚打探,但都被告知上高中无门。

恰在这时,老赵听说邻村的一个小伙特别能干,能把落榜的学生“插”进高中。

这个小伙名叫杨国宽。

老赵平时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如果把落榜的学生插进高中,要“花钱打点”。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为了儿子,老赵舍得花钱。他取出自己打工存在银行的1.5万元现金, 于8月下旬的一天,在杨国宽家里见到了杨国宽本人,简单寒暄之后老赵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杨国宽也爽快地答应了,收了老赵的钱后让他等待,他会将老赵的儿子“插”到会宁五中上学。

满怀希望的老赵就在家里等待,同时也提前为儿子准备上高中的生活用品。他这样憧憬着,三年后儿子会拿回大学录取通知书……

然而,随着高中开学日期临近,儿子上学的事却一直没有眉目,老赵的心里开始忐忑不安。每次打电话给杨国宽,杨总是说再等等,“快了,快了”。

直到9月5日,他再也联系不到杨国宽了,后来从警方了解到,原来杨国宽“跑”了。

与钱财被骗的痛苦相比,老赵认为最大的心痛是儿子的学业被耽误了。他来不及追究杨国宽的责任,立即再次找关系联系儿子上学的事宜,他觉得钱能丢得起,儿子的学业一点却不能耽搁。

和老赵有一样遭遇的还有会宁的老余、老牛……

记者从会宁县公安局获悉,9月5日,会宁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巡警大队均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以能办插班中考落榜学生到县城某高级中学读书为名,疯狂诈骗群众钱财。县局巡警大队和城关派出所迅速展开侦查工作。经向30余名群众走访调查得知,犯罪嫌疑人杨国宽以给中考落榜学生办理插班为由,先后向被害人余某某、牛某某、赵某某等28名落榜学生家长以每生2万元左右的价格,骗取现金40余万元后携款外逃。案发后,城关派出所及时立案,并将杨国宽上网追逃。

骗局

杨国宽是会宁县土木乡人,今年24岁,这样一个小青年能骗取28名学生家长40余万元,让人们难以理解。

即使是他的二姐杨小平,至今不相信弟弟会骗人。

杨国宽的父母都是农民,姐弟4人中他是唯一的男孩。杨小平告诉记者,父亲40岁过后才有了儿子,所以从小对杨国宽特别疼爱。而杨国宽也比较争气,从小学习成绩好,很听话。2007年,杨国宽成功考上了重庆一所大学,完成了家人的心愿。

杨小平说,弟弟上大学期间,因她和大姐的资助,所以姐弟关系非常要好。今年8月回到家时,大姐的儿子没考上高中,家人感觉非常失落。大姐问弟弟有没有办法让外甥到高中上学,弟弟说“试试看”。

但就是从这以后,村里流传出杨国宽能帮忙落榜学生上高中的消息。村子附近很多中考落榜学生的家长联系到了杨国宽,以为杨国宽“神通广大”,能帮忙让自家落榜的孩子上高中。这些家长都给杨国宽1.2万至1.5万不等的“办事费用”。

杨小平告诉记者:“这些家长都是当地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的钱都是血汗钱!”这些钱都是当地的老百姓亲自交到弟弟手中的,至少有八九人,只有一笔钱是村民让她帮忙寄到弟弟账户上的。

私下里,杨小平也问过弟弟到底有何能力帮这么多的学生上高中,弟弟透露说,他向会宁五中捐过款,五中的校领导答应给他10个落榜生上高中的名额。杨小平也看到了弟弟手持的两张捐款共计10万元的收条,上面有会宁五中财务的印章。

不仅如此,杨小平还了解到弟弟确实将两名学生“插”到会宁五中上学了。这下她相信弟弟确实有这个能力,杨小平认为,只要能插进去一个,就有办法插进去两个,有了10个名额,也会插进去更多。

来自会宁警方的消息证实,杨小平所言属实。经会宁警方调查,今年8月前后,杨国宽谎称自己已大学毕业在外地当老板,现要回报家乡。以能在县城高中插班中考落榜学生为借口,从学生家长处骗取10万元现金捐给会宁五中,并向该中学插进了两名中考落榜学生读书。警方称:“此事办成后,取得了部分中考落榜学生家长,特别是土木乡及其周边乡中考落榜学生家长的信任。”

杨小平至今不明白弟弟为何要骗人,她认为既然弟弟已经向会宁五中捐款了,校方就应该兑现承诺。但这里面到底有何隐情,她也不得而知。

由于会宁五中校长王天杰拒绝接受记者采访,杨国宽如何与会宁五中进行的交易目前还是个谜。

但无论如何,杨小平甚至一些家长至今都认为杨国宽是和会宁五中有关系的,他不可能凭空骗取家长的钱财。“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多都是亲戚,他是不可能恶意骗钱的,里面肯定有隐情!”

“变异”

在28名落榜学生家长的心里,花钱能让孩子上高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这在会宁,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家长为了能让孩子上高中,不惜四处借债。花一两万让落榜生上高中很正常,被骗的老牛为了能让落榜的儿子上高中,竟然准备了4万元“活动经费”。老牛说,因为孩子在初中复读一年的费用也在万元左右,甚至更高,所以花这些钱能上高中也值得。

不仅仅是家长,在一些老师的眼里,这种事情也是见怪不怪。

会宁县城某中学的王老师是政教处副主任,他也“做中介”拿钱让自己曾经的学生杨国宽“插”落榜学生,在他妻子康女士的作用下,竟然有18名之多的学生家长拿钱给康女士,让康女士帮忙联系杨国宽插学生。

康女士告诉记者,她从杨国宽嘴里听到他能帮落榜学生上学的事后,为了给自家亲戚的落榜孩子帮忙就将此事说了出去,最后,更多的亲戚也把两三万不等的钱交给她,然后她又把钱转交给杨国宽办事。王老师说,有两个家长非给他塞钱让帮忙,他无奈之下才收了钱转交给了杨国宽。

杨国宽的二姐杨小平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学校政教处的领导,也参与花钱给落榜学生帮忙,说明这件事情不全是弟弟的责任。

有家长认为,老师在学生上学的事情上参与金钱交易,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这种上学现象的“变异”。教育部门的领导应该深思这个问题。

然而,记者在会宁部分高中采访时,校领导断然否决了落榜学生交钱上高中的说法,他们认为是有不法分子在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的机会骗钱。

记者也从会宁警方了解到,以此骗财的事情不止一起。9月14日晚,又一起以插班中考落榜学生为由骗取他人钱财的诈骗案得以成功破获。会宁警方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刘某(吸毒人员)。

骗子屡屡能够得逞,与变异的求学现象有关。

康女士向记者介绍,有的家长给她钱时,同时又给别的人钱,采取四处撒网的方式。家长为了保险,通过多种渠道、多人来办理落榜孩子上学的事情。

而杨国宽“失踪”后,家长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追究杨国宽的责任,而是想着立即退钱,再通过别的关系让孩子上学。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这些被“忽悠”的落榜学生有的通过关系上了别的高中,有的选择复读,有的上了职业学校。

现实

近几年来,“中考难”日显突出。在高校普遍扩招的大背景下,考高中难于考大学在会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上高中为何如此难?

来自会宁县教育局的消息显示,今年全县有1.7万余人参加中考,根据各普通高中现有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计划普通高中共招104个班6656人,有超过一万名的学生无法上高中。

而根据有关政策,导致超招的,谁招生谁负责,将不注册学籍,这势必涉及到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报名和录取。

同时,学生及其家长“独挤普通高中一座桥”的中考观念在会宁尤其普遍。在探寻“初中后”出路的问题上,通过职业中专、技校等途径进行分流,被认为是一个大势所趋的选择,但却遭到来自家长和考生的观念抵触。

老赵的心目中,上技校不如去打工。但在就读高中越来越严峻的现实面前,家长及孩子的这一梦想不可能完全变成现实。家长们应该考虑如何帮孩子选择一条更现实的成长出路,而不是一味地挤向高中这座独木桥。

■本报记者 张鹏翔

新闻推荐

走进湖南卫视《变形计》 会宁山里娃变形感动全国观众

品学兼优的“阳光娃”胡若男  本报讯(记者张鹏翔)广州少年龚韦华,一个大都市的“古惑仔”;会宁女孩胡若男,品学兼优的“阳光娃”;一个被父母百般宠爱,却视父母为路人,一个渴望父母呵...

会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会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闻纵深 花钱“求”学,骗局背后的冷思考)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