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看望熟睡中的孩子们。本报记者 陈若梦 摄
▲熟睡中的老三。
本报讯(记者薛长明 马明)35岁生下三胞胎女儿,这本来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对于来自会宁县在兰务工的尚先生一家来说,这三个孩子却让他们愁容满面。
9月23日上午,在兰大一院记者看到了刚刚从外面购买尿不湿回来的尚先生,谈起自己的孩子尚先生喜忧参半。据他讲,妻子今年已经35岁了,属于大龄产妇,当初妻子怀孕乐坏了一家人,可没想到的是,9月17日下午2时许,妻子通过剖腹产先后产下三个女婴,开始,尚先生和妻子郭女士都非常高兴,但接踵而来的各种医疗费用,却让这个家庭瞬间陷入了困境。由于三孩子出生时体重都太轻,营养难以跟上,医院不得不将三个孩子送到新生儿病房进行特殊护理。面对每天近3000元的各种护理、医药费用,家庭条件本就不好的尚先生一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为了省钱,孩子的母亲在术后第四天便主动要求出院,但即使这样,在过去不到一周的时间内,为了维持孩子的各种开销,尚先生已欠了一万多元外债了。
据孩子的护理医生杨医生介绍,到目前为止,三个孩子的状况非常稳定,但是三个孩子中体重最重的也只有3.2斤,最轻的只有2.9斤,而孩子如果出院体重至少要达到4斤,所以,孩子一时半会还无法出院,如果强行出院的话,婴儿将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据悉,尚先生一直在城关区科技街打零工,月收入约1500元,家中还有两位老人需要照料,妻子没有工作,当初为生孩子,他几乎拿出了全部的家底——3000元钱,可是这些钱不到一天就花完了。“能借的亲戚都借过来了,我不能看着三个孩子受苦!”看着保温箱里熟睡的孩子,尚先生哽咽着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鹏翔)10月10日,记者从会宁县公安局获悉,近日会宁警方一举捣毁了位于会师镇北河湾的三处“黑心”棉碇地下加工厂,查获“黑心”棉碇成品160余吨,待加工废旧原料60余吨,案值达500...
会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会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