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28年来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但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会宁县党岘中学教师党国文最真实的写照。“他为教育事业奉献了全部热情和精力,他的离去让人扼腕叹息。”身为教师的鲁先生12月6日通过本报96555新闻热线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同时,相关专家表示:从党国文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优秀教师默默耕耘、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忘我工作的高尚品格,他为我们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榜样。
本报热线96555或QQ报料平台1506880698以及本报微博(新浪微博t.sina.com.cn/lanzhouchenbao、搜狐微博t.sohu.com/p/m/234443827、腾讯微博t.qq.com/lanzhouchenbao2011)继续期待广大市民寻找、发现、推荐身边的好人。
市民话好人:“我是含着眼泪看完党国文老师的报道的。”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小李激动地说,“我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老师,我会以党老师为榜样,珍视教师这份职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专家评好人:“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然而这些平凡的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省社科院社会调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韩天楚表示,党国文老师的离去让人们扼腕叹息,但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优秀教师默默耕耘、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忘我工作的高尚品格,他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工作中铸就了闪光的师魂,为我们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榜样。
本报记者 田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鹏翔)今年6月份以来,会宁县郭城驿镇、河畔镇和县城一些商铺连续发生被盗案件。会宁县公安局经现场勘查分析后决定对上述案件并案侦查。经调查,专案组锁定会宁县某高中学生...
会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会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