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新书包啦! 本报记者 裴强 摄
拿到字典孩子兴奋不已。
捐赠现场。
3月1日早晨,春寒料峭,漫天飞雪。本报与腾讯微博“捐字典·献爱心”大型公益活动的爱心车辆,装载着首批2000多本字典和课外书以及新书包,从省城出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抵达会宁县新添中心小学,为8所小学进行了捐赠,2000余名孩子喜领字典。未来几天,本报将陆续把捐赠的爱心字典送到贫困山村学生手中。
1小时车程走了3小时
3月1日,天刚麻麻亮,兰州新通力驾校两名工作人员就冒雪赶到报社。8时许,本报运送字典的爱心车队准时出发。为了一路安全,运送字典的货车行进较慢。当进入会宁新添堡乡时,雪水消融,土路泥泞不堪,车辆只能缓慢挪动。就这样,到达新添中心小学时,已经是上午11时多了。本来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由于雪天影响,走了三个多小时。当爱心车队到达学校时,会宁新添中心小学的100多名小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等在门口了。
这是来自省城的爱心
会宁新添中心小学距县城15公里,坐落在山脚下,两排陈旧的砖瓦房就是100多个孩子的学习场所。在泥泞的小院子里,举行了简短的捐赠仪式,孩子们睁大眼睛,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情。会宁县教育局副局长张福激动地说:“非常感谢你们,你们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学习用品,更是一种精神。”
“孩子们,这是城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还有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们,用他们节省的钱,为你们亲自到书店购买的,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在捐赠仪式上,本报总编辑周丹波动情地说。
校长摆成龙介绍说:“学生们大多家境困难,没有足够的课外书,只能按班级传阅。字典大都是劣质的盗版字典,对孩子们学习影响很大。你们这个活动太好了,不仅解决了孩子们的眼前困难,也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鼓舞。”
老天仿佛也被感动了,原本飞舞的大雪,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停了下来,阳光和孩子们的笑脸一样灿烂。
捐助有情关爱无价
捐赠仪式上,学生代表马晓霞说:“谢谢叔叔阿姨们,你们的爱心给了我们学习的信心和力量,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首批送往会宁的2003本爱心字典全部来自甘肃移动“蓝色梦想”爱心协会。“会宁是移动人爱心惠泽的地方,这里孩子们的吃苦好学精神一直感动着我们。致力公益事业,一直是我们移动人的责任。”会宁移动公司经理李积峰在捐赠现场说。
在捐赠仪式即将结束时,一首高亢优美的《精忠报国》歌曲回荡在山坳里,这是来自兰州多琳琴行的爱心女士海静老师为学生们和辛勤的园丁们奉献的优美歌曲。
孩子们舍不得用新书包
回到教室后,二年级的咸雪同学,一会摸摸新字典,一会看看新书包,一会放进桌仓里,一会又拿出来摆到眼前。其他十几个小脑瓜挤在一起,对比着新领的字典和书包,开心极了。“从没见过他们这样开心过。”班主任杨丽蓉看着学生对记者说。六年级的赛童同学领到新书包后,舍不得拆封,还用他的那个旧塑料袋。“赛童,把那个装起来,用新的(书包)吧。”听到老师这样说,小男孩羞涩地低下了头,整理起书本来。
在其他班级,记者看到孩子们同样欢呼雀跃。“这种场面让我想到了我的童年!”随行的一位爱心人士感叹。
本报记者 张学江 实习生 马登海
新闻推荐
会宁白草塬乡七个村的百余只家畜先后被咬死,警民联手展开围捕 牛羊遭断喉 “恶狼”原是野狗
警民联手黑夜围捕“恶狼”。 今年以来,会宁县白草塬乡一带传出“狼来了”的消息,其神出鬼没,危害家畜,有80余户村民的百余只羊及家畜被断喉、吮血而亡,甚至连牛也惨遭不幸。当地...
会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会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