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踊跃捐书 □晚报记者刘磊摄
师大学子“一分钱爱心助学活动”
捐书千余本送给贫困山里娃
本报讯 4月25日上午,在西北师大校园里,一场公益捐书行动正在进行。这是西北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数信青协分会一分钱爱心助学团开展的“行动照亮梦想,爱心点燃希望”捐书活动,募捐来的书籍将捐赠给会宁县甘沟乡钟家岔村小学的孩子们,志愿者们还和学校建立长期的助学活动,利用节假日给孩子们辅导功课、义务支教等。晚报记者刘磊实习生邹勰
两小时捐书一千余本
会宁钟家岔村小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校难以满足学生课外知识的需求。得知此情况后,4月3日,西北师大青年志愿者协会数信青协分会的志愿者走进了该校。看到破旧的书桌,掉了顶子的教室,志愿者们决定
帮助这里的学生们。返校后,志愿者们发起了“一分钱爱心助学活动”。4月25日上午,志愿者们在校园里散发传单,号召全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募捐书籍。不到两个小时,同学们就捐书1000余册。
书籍将送往山区学校
11时许,师大文学院的两名同学将新买的《安徒生童话故事》、《新华字典》捐了出来,希望帮助贫困山区的学生们看上课外书籍。除了捐书,有些同学们还将鼓励的话语写在所捐的图书上。中午12时许,捐书行动告一段落,志愿者们开始登记捐书的数目。
志愿者苏美玲告诉记者,“一分钱爱心助学活动”将持续3天。活动结束后,他们会将同学、老师们捐来的书籍送往会宁县甘沟乡钟家岔村小学,帮孩子们建起“爱心阅览室”,扩充孩子们的课外读物,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他们也希望看到本报报道后,能有爱心企业免费提供车辆帮助他们将这些爱心书籍送往会宁,送到山区孩子们的手中。
“强林不倒”救助基金汇聚9万元
3岁小女孩捐出1元零花钱
本报讯 “我们一直在关注晚报报道的强林的病情,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伸出友爱之手。”4月24日,在爱心网友纷纷捐助的同时,冯强林的母校陇西县牙河九年制学校也发起救助倡议,短短一天筹集善款9432元。自本报3月12日追踪报道以来,“强林不倒”救助基金汇聚9万元。
晚报记者张鹏伟
爱心网友捐助4600元
“我们一直在关注晚报报道的强林的病情。”4月25日,在百度贴吧,记者看到很多网友纷纷跟帖表达自己的爱心。
在甘肃爱心公益社团的奔走下,很多网友也加入到了捐款行列:网友"779418104"捐助1000元,"Rainbow"捐助500元,“爱如风过”捐助500元,“细节决定成败”捐助500元。此外,还有14名热心网友伸出援手,网络捐助共计4600元。
“‘恋水鱼\’从南昌汇来了600元;‘爱如风过\’在捐款的同时还发动朋友捐了3000余元。”甘肃爱心公益社团相关负责人说,在捐助活动中,很多简单的细节让人感动。
3岁小女孩献爱心
昨日下午,从陇西县发往兰州的长途汽车上捎带了一封沉甸甸的爱心信件。“强林,你是家乡的骄傲,是学校的骄傲。你一定要坚持住,我们永远都在一起。”这句祝福语来自冯强林的母校陇西县牙河学校。4月24日,牙河学校团支部发起了救助冯强林的活动。短短一天时间,全校33名教职工捐助3570元,学生筹集5862元。
记者从信件中了解到,年仅3岁的原静茹小同学也加入了捐款行列,捐助了1元钱。“看见哥哥姐姐们都在捐款,小静茹急得问老师大家在做什么,当得知在救助一位生病的哥哥后,她硬是要将书包里的一元零花钱捐出来。”校长李转随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你家中即将有灾难降临,我等可免费为你解灾”,面对两女一男3位“高人”的一番言辞,会宁县中川乡高陵村村民何某夫妇不由得心神紧张起来。然而,当“高人”们解完灾离...
会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会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