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会宁新闻 > 正文

乡村一课--全国支教团会宁支教记

来源:甘肃日报 2012-08-29 08:48   https://www.yybnet.net/

彭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 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 伏润之

这个夏天,70余支支教团队、逾2000大学生活跃在甘肃会宁的各个学校。他们,将知识、快乐和希望在这里传播。我们深知,他们在乡村停留的时间不是很长,短短一个暑假带给当地孩子的知识也很有限,但是,大学生老师和学生们“亦师亦友”的融洽却让人欣喜,他们带来的新鲜思想、充满色彩的希望,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会宁县教育局局长张启业表示,支教大学生留给会宁学生的是一笔看不见的财富,会宁,也有志建成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欢迎全国大学生进行暑期实践。

乡村一课——全国支教团会宁支教记

本报记者 伏润之

校园偶遇

8月初,记者结束陇东沿线采访返回兰州途中,路过会宁县柴门初中。正值暑期,不少校园里却传出整齐的读书声。

听课的是学生,谁在授课?

带着疑惑,记者走进校园。

在七年级一班的教室里,一位梳着麻花辫子的女孩正在讲课。

“大家认识陶渊明先生吗?”女孩问道。

“认识!”二十多位同学齐声喊着。

“怎么认识的啊?”“课本上。”

这是一堂语文课,陶渊明的《饮酒》抄写在黑板上。

在朗读环节,女孩在黑板上将“君”划了标注。朗读结束后,女孩问:这个字读什么啊?学生们带着乡音七嘴八舌地喊着。

女孩笑了。“老师发现秘密了,君,拖长音,气息不用定在鼻子的上部位置。我们一起来读这个音,直到没有N的时候停止。”

纠正完发音,女孩继续讲:“古人说,学而优则仕,那会叫科考。今天叫什么啊?”

“高考、中考……”

“对,陶先生和我们一样一样的,他喜欢学习,也要考试,把好几年学到的东西写到一张卷子上。写得不好我们不能灰心,但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平时是不是应该更专心一些?”

“陶先生一共活了一万八千多天,同学们说,他当官当了多久啊?”

“6000天。”“不,应该是2000天。”“哪有那么少?”同学们开始争辩。

女孩笑着说:“同学们好善良,都觉得陶先生应该当那么长时间的官。但老师告诉大家,陶先生一生,只当了80多天的官。”

“陶先生为什么只当了80多天的官?这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旁人进出教室,很少学生向你张望,课堂的吸引力已远远超出外界的影响。

这是东北师范大学支教团队的一节课,讲课的女孩叫彭博,今年读研二。今年,该团队共有30名大学生来到甘肃支教。

“四牛弟”的启示

像刚才这样的课堂气氛,在东北师范大学支教团队的授课中很常见。除了课堂气氛的融洽,这些大学生与小孩子之间,更多融入朋友般的感情。

有一位叫做牛的男孩,非常聪明,但对于考试比较惧怕。第二天要考试,老师却看不到牛的影子。不多时,牛捂着腮帮子来了:老师,我牙疼。

“还能不能上课?”

牛一个劲摇头。

老师乐了:“牙疼就去休息,但好了一定来上课,老师看不见四牛弟心里不踏实。”

原来,老师们都把这个聪明的孩子叫“四牛弟”。

第二天,牛来考试了。他告诉老师,牙其实不是特别疼,就是怕考不好,所以谎称牙疼逃避考试。

老师安慰他,考不好没关系,但是你不参加考试,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到底好不好。

彭博告诉记者,牛的家长对于教育的关心超出她的想象。“家访时,家长说,我们农忙顾不上孩子的教育,你们来了,他有很多话敢告诉你们,我很高兴。”

所以,平时见了牛,老师们都这么鼓励他:“四牛弟”,外语有进步,加油。

说起这些,“四牛弟”羞涩地咧开嘴笑着跑了。

记者了解到,为期一个多月的暑期实践中,东北师范大学支教团队共设有励志音乐课、趣味语文课、疯狂英语课等十一门课程。课程的开设以学生的兴趣、知识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法、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的培养和引导。

大二学生单秋阳说,很多孩子不愿意张口讲话,见到外人很羞涩。我们专门开设演讲与口才课,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操场上还进行疯狂英语的讲授,老师站在中间,同学们围成一个圈,大家大声齐喊英语单词,这个过程中,老师既可以教学生正确的发音,又可以进行互动,学生们很感兴趣。

单秋阳说:“我们的力量也许有限,我们也许只是这些孩子人生中的匆匆过客,但我们真诚希望可以为他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向他们传递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精神。”

柴门初中校长杨润田说,孩子们可以和大学生面对面交流,没有任何压力,亦师亦友。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可以更多摄取课外知识。“我们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很薄弱,均无专业教师。支教团队组建竖笛班后,很快有90多名同学报名参加,真让人感到高兴。”

学生的回答则比较直接:我们喜欢他们。

无形财富

不仅是在柴门初中,在大沟乡、汉岔、韩集、侯川……只要是看得见学校的地方,大多都能看到身穿志愿者T恤的大学生。记者了解到,2012年暑假,共有超过70多支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支教团队“扎营”会宁,人数逾2000人,这样大规模的支教,对于会宁而言尚属首次。

会宁县教育局局长张启业在一次闲聊中得知,大学生支教存在很多实际困难,比如说协调组织、安全保障等。于是,他在网上发了一则帖子:邀请有志大学生来会宁支教实践。同时,会宁县专门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负责联络、协调大学生实践团队的接来送往。

张启业说:“大学生和当地学生之间亲密的沟通交流,对于学生成长非常有利。对于我们而言,今年还在探索,以后大学生实践活动一定会更加完善,会宁,也有志建成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

沟通是友善的、打破年龄界限的,而财富也是双方面的。

支教大学生单秋阳说,我带的小孩学习特别认真,非常努力,不管老师讲什么,他们永远抬着头望着黑板。他们如此认真,我们怎能懈怠?我去年带过的小孩,得了什么奖,有什么进步都会给我写信,每当看到这些信件和留言,我都会觉得这是一种无法言传的温暖和鼓励。

彭博告诉记者:“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在这片缺水的地方,青草却是坚韧的,一场大雨之后,你可以看见漫山遍野的绿色。”

“这就是希望。”

彭老师与孩子在一起

新闻推荐

同力跨越 富民兴陇

——甘肃省优秀融资性担保机构巡礼(一)为促进甘肃省融资担保业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投融资环境,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

会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会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乡村一课--全国支教团会宁支教记)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