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双联”行动联出农村新气象
新华社记者 陈 俊 王 博
甘肃省今年初启动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省、市、县、乡四级的40万名干部,联系全省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的40多万贫困户,不脱贫不脱钩。记者近日在基层采访发现,“双联”行动革新了农民的观念,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农村发展的思路清了,瓶颈通了。
敢入股敢拉账,农民的观念变了
会宁县甘沟驿镇钟家岔村村民史治军这次算是下定决心要把猪舍“往大弄”了。到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参观学习之后,史治军感慨道:“蓉中村家家户户都做生意,人的风貌、想法跟我们比,真是天上地下。”原本只养着几头猪的史治军于是痛下决心,贷款8万元,扩建圈舍,一气购进40多头猪崽。
钟家岔村在西北贫瘠的旱塬之上,长期以来村里人只能勉强吃饱肚子,年人均收入仅2300元。虽有丰富的饲草,但生活在这里的农民通常因为怕年景不好“还不动”,而不敢“拉账(贷款)”扩大养殖规模。养殖业始终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
今年2月,甘肃省“双联”行动的春风吹到了这个小村落。由联系单位甘肃省委办公厅牵线搭桥,钟家岔村与蓉中村结成了“帮扶对子”。蓉中村村支书李振生专程到钟家岔村现身说法,鼓励贫困户们“爱拼敢赢”,钟家岔村民代表也分批赴蓉中村交流学习“换脑筋”。
以前钟家岔村只有3户人家贷款6万元做些小生意,今年已经有198户贷款980万元发展养殖业。钟家岔村村民还入股30万元,和蓉中村合资,在会宁县城成立了商贸公司。村委会主任窦宏伟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不和蓉中村“亲密接触”,贷款、入股都是过去不敢想,也不敢干的。
“一直以来,贫困村其实是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甘肃省农科院副院长贺春贵认为,“如果没有‘双联\’这一载体,(转2版)
新闻推荐
——甘肃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综述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涉及千家...
会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