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会宁新闻 > 正文

华家岭上的风电人

来源:兰州晚报 2012-10-09 15:36   https://www.yybnet.net/

华家岭最高海拔2445米,年平均气温只有3.4℃,跨定西市通渭县、安定区、白银市会宁县三地。1940年,茅盾先生途经华家岭时,被风雪围困了三天三夜,先生的《风雪华家岭》一文让世人在这位文学巨匠的笔下领略到华家岭昼夜不止、呼啸凄厉的狂风和其恶劣的气候。

曾几何时,还有“定西城里不吃饭,华家岭上不住店”的说法。从2012年9月起,一群外地人搬着数不清的大型设备住进了华家岭。这群外地人,就是陇中最大风能华家岭风电场一期工程施工人员。

没有现成的施工用水水源,用水要从山下10公里以外拉运。

中秋、国庆长假期间,记者走进他们的生活。

华家岭风电项目总规划装机容量500兆瓦,分多期建设。2011年10月核准的一期工程规模49.5兆瓦,安装上海电气集团研发生产的W2000-105型风力发电机组,通过自建的52.6公里的110千伏送出线路接入定西330千伏变电站。设计年有效利用小时数2020小时,年上网电量1亿千瓦时,工程总投资约4.4亿元。

走天山谗公路出通渭马营收费站,往东行至约十来分钟左拐,便是走上前往华家岭的公路了,天逐渐蓝了起来。这条路早期为西兰公路,现在为县道。作为早期西兰公路的必经之地,华家岭乡有过繁华与兴旺,但终究由于天气无常、地势险恶而被交通方面的专家所抛弃,交通要道都避让于华家岭而设计。从此,这个被茅盾描写为“算是领教过”的地方,也随之安静了下来。

车过华家岭老站村,远处巨大的风电塔逐渐映入眼帘。打听项目部所在地,戴蓝色安全帽的工人告诉记者,在23号机组吊装处戴红色安全帽的人是项目部的人。

赶至23号机组吊装工地入口,一块“非吊装施工人员禁止入内”的牌子阻止了记者的脚步。吊机的马达轰隆隆发出巨大的声音,大约十来个人围在一起好像商量着什么。十多个人里边,有两个戴红色安全帽的人,有人指着一个黑脸大个说这是项目负责人王富前。

“要不是天气影响,一期总共安装25台机组,按照原来的计划,9月30日前全部安装到位。这不,前些日子,又是大风又是雨,加上浓雾,现在安装的是第23台机组。应该到10月8日,机组全部可以安装到位,10月底前完全可以并网发电。一期工程竣工后,每年预计完成发电量1亿度,上交利税约700万元。项目建设采用了国内先进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建成后25台发电机组只需要10个人来管理,有效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王富前竹筒倒豆子般的向记者介绍了一大堆。

华家岭境内沟壑纵横,风机设计位于山梁沿线,没有现成的可供施工车辆通行的道路;没有现成的施工用水水源,用水要从山下10公里以外拉运。年平均气温仅3.4℃,解冻迟,封冻早,积雪、降雨、大风、浓雾都对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有效施工时间仅为6个月。今年春节前后又遭遇几十年一遇的大雪,对工程地质详勘造成严重影响。从6月开始到8月底,3个月累计降雨天数达24天,降雨量达260毫米,为华家岭地区多年罕见。

简短的施工大事记见证了奇迹的创造:

2012年5月9日,升压站综合楼正式开工,6月30日结构封顶。

2012年6月19日,第一台风机承台开始混凝土浇筑,7月30日25台风机承台浇筑全部完成。

2012年6月10日,52.6公里110KV送出线路开始施工,9月10日实现全线贯通。

2012年8月2日,第一台风机开始吊装,截至9月10日已有15台机组吊装完成。

2012年10月5日,第23台机组正在实施最后吊装。

这一切来之不易!却又是企业管理科学,注重效率的必然。

王富前说,为提高效率,从浇筑第一台风机基础开始,项目部工作人员全部取消周末假日,吃住在现场。早7点到晚8点,坚守在工地;晚上集体加班整理内业,盘点白天工作情况,安排次日工作重点。

再过几年,我们旅游搞起来,华家岭都能吃饭、住店了。

现场负责安全工作的赵永忠说,自从项目开工后,他们都很少回家,吃住在工地。早上检查完所有施工点,正好到午饭时间,下午至少再用4个小时才能走完一圈。施工现场高峰期有10个以上的施工队伍,至少有500多人,有上百台大型机械,安全管理的压力很大,不允许有丝毫的懈怠。工程部主任刘少文感冒咳嗽一个多月,顶着高烧坚持上班,未能及时到县城就医,以致发展成为了肺炎。

李万发,电器工程总监理工程师。在全程跟踪监理中,用“苛刻”二字来形容他也不为过。他说,对每个关键性的部位他们都会按照图纸对照检查。对于竖起来的塔杆,他们都要做拉力试验;对于浇筑前的井桩,都要亲自下井查验。在一次浇筑前,他们发现了有少许的土掉进了井内,当场叫停整改。

返回至老站村,甘肃省第二安装工程公司华家岭风电场项目部的牌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项目部租住的是老站村村民何国勇家的房子。

何国勇的家在公路边上,离风电场施工现场不是太远。甘肃省第二安装工程公司华家岭风电场项目部租住了他家的4间房子,房租每个月他可以收入1600元。前些天他自己开着三马子在工地上干活,20多天挣了8000多块。在他们村里,至少有100人在风电场打工,只开三马子不干其他,一天下来也要200元的收入。

“在我们山上,以前这事想都不敢想。”何国勇说着笑了起来。

何国勇还有自己的想法。虽然一期马上竣工,但自己还可以在风电场的后续工程打工。山上的林带也长起来了,等风电项目全部竣工后,他准备开个农家乐,前来参观风电旅游的游客得要吃饭啊!何国勇说,再过几年,我们旅游搞起来,华家岭都能吃饭、住店了。

新闻推荐

为特困病人免费治病

本报讯“这么远的路,真没想到你们会亲自来接我。我这不带一分钱去住院看病,实在太麻烦你们了。欠你们的情我这辈子也还不清呀!”这是省残联派车接特困户重病人员杨君兰、张...

会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手机定位锁定盗贼2012-10-26 14:46
评论:(华家岭上的风电人)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