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救助站工作人员询问情况平凉救助站工作人员询问情况平凉救助站工作人员询问情况
兰州救助站工作人员给老人送药
护送流浪乞讨人员回家是救助站工作人员的一项主要工作,由于路途远、责任重,护送工作非常辛苦,尤其是护送病残人员,更是倍加辛苦。近日,记者全程跟随,奔波4个多小时,切身体会救助人员的艰辛和爱心。
生病老人坐上专车回家
收拾东西,准备早餐……11月20日7时,天还黑着,可兰州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已经忙碌起来,他们将分几路护送受助人员回家。7时30分,安排受助人员梁红艳上车后,记者跟随救助管理站医务所副所长程易虹、司机李建权和救助科工作人员梁雅林踏上“回家之旅”。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逯明燕和同事带着其他受助人员前往长途汽车站,他们将乘坐大巴车前往漳县。
程易虹说,相对其他几组护送人员来说,他们组要轻松一些,他们今天送的人中有一人正在生病,所以救助站派了专车。平时接送受助人员,不是坐火车就是乘长途车,一路上非常不方便。
出了救助站不久,车开到甘肃省康复医院,几名救助人员下车,从病房里接出一位老人,又去大夫那里给老人开了一些药。两名受助人员坐好后,车正式出发了。
“今天这两人送到平凉市。”梁雅林说,刚接上的老人名叫郝志龙,今年68岁,是山西省太原市救助站送来的,老人有病已经住了10天医院,病情好转后他要求回家。另一名受助人员梁红艳精神异常,家在平凉市崇信县,是从上海接来的流浪乞讨人员。
郝志龙对记者说,他离开家已经5年时间了,原来在太原市打工,后来生病了,生活没有着落,就求助回家。到兰州后病情加重,多亏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将他送到医院治疗。
“因为护送的是病人,为防止路上发生意外情况,所以我们医务所的人得陪同。”程易虹介绍说,“郝志龙刚送到兰州时说肚子痛,我们进行了初步诊断,发现病情较重,就送到医院详细检查,诊断为肠梗阻、胃溃疡,立即住院治疗。现在病情好转,根据老人要求,送他回家休养。”
4小时护送满怀爱心
一路上,程易虹他们不时查看两位受助人的情况,并不时叮嘱,如果不舒服,或者要干什么就说出来。司机李建权放慢车速,小心开车,防止车辆颠簸让郝志龙难受。
在行车过程中,梁红艳嫌热要开车窗,而郝志龙怕冷要关紧车窗,看到这情景,几名求助人员哄劝她把车窗开小一点,又给郝志龙盖上被子,这才相安无事。当车走到会宁县境内时,梁红艳晕车,工作人员给她一个塑料袋以防她呕吐。到达宁夏隆德县高速公路服务区时,停车将梁红艳呕吐物扔到垃圾箱,安排两人上厕所,之后又继续上路。
经过4个多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平凉市,程易虹长出了一口气,感叹说总算是安全到达了。平凉市救助站是新搬的地方,经过一番打听终于找到救助站。
顾不上歇一口气,他们马上给平凉市救助站的人介绍情况,接洽送这两人回家的事。平凉市救助站赵立泽站长,立即安排人员将两人先安置下来,吃完饭之后再送到家中。梁雅林专门将郝志龙出院时为后续治疗开的药交到了他本人手中,程易虹再次叮嘱郝志龙要按时服药,保障后续治疗,注意饮食,早日康复。
此时已经是下午1时30分,大家各自吃了一碗面条,就告别平凉市救助站同行,返回兰州。
两个受助人员安全送到,大家比较开心,回来的路上才说笑起来。程易虹介绍,到10月底,今年兰州市救助站已救助精神病人243名,危重病人115名。
晚8时许,救助人员回到兰州,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经过800多公里的不停奔波,终于圆满完成任务。经过近一天陪同采访,记者真正体会到救助工作的辛苦。
新闻推荐
与会领导、嘉宾同教师代表合影苏宁1000万筑建100所“苏宁阳光梦想中心”护航孩子绚丽梦想6月1日,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在这特殊的一天中,来自甘肃苏宁云...
会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会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