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先生展示手抄本。本报首席记者 裴强 摄
本报讯(记者张学江)3月21日,兰化退休职工秦毅先生专程来到本报,提供了与甘肃贡院古建筑群相关的楹联手抄本,集纳了很多已经消失的古建筑楹联,堪称绝版,弥足珍贵。
秦毅先生提供的这本手抄本是靖远一位叫张巨千的老人生前精心手抄的小楷楹联本。张巨千,又名安仁,表字静山,生于1894年,解放前曾任会宁县参议、民勤县秘书等职务。记者看到,这本手抄楹联全是毛笔小楷书写,字迹隽秀,装订整齐。里面抄录了很多甘肃古建筑上曾经的楹联和对古建筑来龙去脉的介绍。其中,有好几页介绍了甘肃贡院及至公堂、观成堂、衡鉴堂、明远楼等主体建筑的楹联,还有贡院变迁相关的一些珍贵史料,以及小钟楼、金天观、皋兰文庙、鼓楼、兰州制造局等建筑的楹联及相关介绍。这些楹联的作者是晚清时期甘肃的达官贵人或名流士子。
本报联合兰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办、兰大二院院史馆征集贡院历史文化遗存活动仍在继续。如您是清末光绪年间进士或举人后人,如您有他们的影像资料或遗物,或者您手头有关于贡院及后来甘肃制造局、甘肃织呢局、甘肃农业试验场、甘肃造币局等变迁中的文化遗存,请与本报新闻热线96555联系。
新闻推荐
本报会宁讯(记者平丽艳)6月23日,以“扬起西部孩子梦想风帆,低碳出行环保生活”为主题的向西部贫困地区捐赠专业自行车活动,在会宁县会师楼下举行,会师中学的师生代表接受了捐赠,并表示将组...
会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会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