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不管是痛失父亲还是痛失母亲,作为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都要经历更多的生活苦难,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几天前,毕业于天水甘谷县第一中学的王军霞和白银会宁四房乡的学子张文博打通了本报萤火行动的咨询电话,分别讲述了各自家中的困难状况。已被高校录取的他们,非常盼望能获得萤火行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手拿录取书却为学费愁
自从7月25日本报报道了2013萤火行动公益助学启动的消息后,先后有诸多学子以及家长打通咨询服务电话申请资助。其中,天水甘谷县安远镇的王军霞和白银会宁四房乡的张文博都出自单亲家庭,尽管已经被高校录取,但是面对家中极其困难的经济状况,他们感到有些茫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军霞是甘谷县第一中学的文科学生,今年高考中,她以538分的成绩被天津外国语大学录取。在她读小学的时候,父亲由于一次意外不幸去世,生活的重担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因为以前做过大手术,一直以来体弱多病的母亲无法过多从事体力劳动。父亲遭遇不幸后,母亲也旧病复发。为了给母亲看病,家中所有的积蓄全被花光,加上几个孩子还要上学,王家负债累累。多年来,全家5口人的生活仅靠几亩地和低保金维持,经济状况特别困难。
“得知被大学录取的消息后,我心里既兴奋又无助,兴奋的是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无助的是家里实在太困难了,学杂费没法筹集。”咨询过程中,电话那头的王军霞百感交集地说。她告诉记者,前些天从网上看到兰州晚报萤火行动公益助学的报道后,她和家人顿时觉得心里暖暖的。于是,她便通过服务电话进行咨询,希望能够等到资助。
“我7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十多年来由父亲一个人拉扯长大。今年我和三姐同时参加高考,虽然考分理想并被录取,但是入学的巨额费用让我和家人非常犯愁!”会宁县四房乡的学子张文博毕业于会宁一中,现被兰州商学院会计专业录取。他告诉记者,多年的苦力劳作使父亲患上了心脏病。今年,自己和三姐一起考上了大学,但贫困的家庭根本无法承担两个孩子的巨额学杂费。没办法,他只能求助于萤火行动,希望能得到帮助,圆了自己和三姐的大学梦。
本报继续征集爱心人士和受助者
为了让更多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学习优异并被一本院校录取的学子得到帮助,本报将继续向社会征集爱心单位和个人参与本次助学活动。
本报2013萤火行动公益助学活动有两种方式可供爱心人士选择:一是“一对一”资助,由出资人承担受助者大学期间的所有学杂费,年度爱心款可在每学年秋季开学前夕足额支付;二是一次性给受助者资助一学年或部分学杂费即可,该类方式较为灵活,爱心人士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意愿确定资助金的多少。
本次活动受助学子候选群体正在公开征集当中,省内符合受助条件的高考学子均可申请资助。征集工作结束后将由活动发起单位和出资人共同审核确定最终受助人员。
有意申请本报萤火行动公益助学活动资助的学子,报名时须提供户口簿、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一张1寸近期照片、受助申请书(说明个人学习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申请理由、联系电话等),并持所在乡镇、街道(或社区或就读学校)出具的经济困难证明、成绩单复印件和录取通知书及复印件,填写《受助登记表》。
联系人:曾梧桐联系电话:13893396671
新闻推荐
兰州晚报讯5月25日,本报报道了会宁3岁小孩亮亮不慎从5楼坠下,生命危在旦夕,被紧急转往兰州救治,进入兰州市后,东岗交警大队民警启用警车,开辟了生命通道,让其得到及时治疗的消...
会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会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