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 静)记者日前了解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工作的意见》和《“1+17”***交通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省交通运输厅专门制定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1+17”***交通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加强“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加快交通***进程。
明确责任分工 发挥各方效力
《意见》明确了交通运输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
对交通运输部门来讲,省交通运输厅主要负责全省通村道路建设规划审定和年度建设计划的审批,制定并完善有关技术标准、政策及考核评价机制。
作为地方政府,各市(州)政府负责协调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通村道路的各项政策和相关规定;各贫困县(市、区)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通村道路规划和计划审定、建设组织及征地拆迁、临时用地、料场征用拨付工作,督导本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落实具体的通村道路实施工作。
在农村公路具体养护管理工作中,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履行行业指导职能,并分别和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负责筹措省级、市级、县级养护资金。县(市、区)政府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交通***分三阶段展开
《“1+17”***交通支持计划实施方案》
提出,2015年-2020年,全省建设农村公路5万公里,其中建制村通畅工程3万公里,“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建设工程1万公里,农村公路改善工程1万公里。为有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意见》提出分阶段、有步骤推进的思路。
2015年,优先支持革命老区(庆阳市、平凉市、会宁县)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当年实现通畅率90%以上,2016年底比全省提前一年实现100%通畅。对全省规划建设的建制村通畅工程5万公里,在已建成20047公里、在建1941公里基础上,从2015年起用3年时间安排剩余通畅工程,实现2017年底全省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2016年起,用5年时间安排“千村美丽”示范村范围内重要自然村通村道路1万公里,平均每年安排200个村、2000公里建设任务,到2020年,完成所有建设任务。
2018年起,安排资金48亿元,用3年时间实施农村路网改善工程1万公里。
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完成***任务,资金保障是关键。
省交通运输厅将积极争取中央加大对甘肃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插花贫困地区农村公路支持力度,各级地方政府统筹各类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向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倾斜,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群众投工投劳、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交通扶贫投融资机制。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省交通运输厅将定期对全省交通扶贫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对重要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和阶段评估,对成绩突出的地区和单位实行以奖代补,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并将考核结果与项目安排、资金补助挂钩。
新闻推荐
双联帮扶在深化 ***在发力 ——会宁县中川镇力促双联工作和***统筹推进
□刘党部孙芳芳基础设施改善了,产业结构调整了,村容村貌美化了,干群关系融洽了,致富技能提升了,村民收入增加了。如今,走进会宁县中川镇,看路路通,看村村新。今年以来,中川镇党委、镇政府在会宁县委、县政...
会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会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