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占虎 通讯员 姚继东
生态养殖区,林地放养区、良种鸡繁育基地等这些林地生态养殖业的发展给农民增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会宁县会师镇稍岔村村民安有国、郭建强等5人看准了该村千亩林地资源,租赁5户农民的退耕还林地和承包林地1020亩,采取“自己筹一点,银行贷一点,亲朋好友借一点,政府帮一点”的办法,投资160万元,租用原稍岔小学撤并后的闲置校舍,注册成立了会宁县酉亨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办起了林地生态养殖业。至此,一个集生态养殖区、林地放养区、良种鸡繁育基地为一体的林地生态养殖企业在黄土旱塬上崛起。他们算了一笔账:走这种依林养林、保障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之路的方式,经济收入比以前高出好几倍。
近年来,会宁县依托现有林地面积大、草业长势丰茂的优势,大力发展林(草)地散养生态鸡,同时,以兴林和富民相结合为总出发点,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延伸链条,真正达到经济、生态、环保“三效”为一体的高效循环利用富民产业,为贫困干旱山区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铺平了道路。截至目前,会宁县共发展林下种植紫花苜蓿30万亩,林下散养生态鸡50多万只,改扩建杏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家,发展草产品初加工购销经营户11家,饲草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饲草8万吨、杏产品3万吨。
新闻推荐
遗失 甘AM5018号轿车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交强险标志贴一份,单证流水号QJAL1104535962,声明作废。 遗失 李代红620523196801175316号驾照,特此声明。 遗失 魏万玉6201231973...
会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会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