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有一个亮眼的名字,同时也是一块宝地,早在汉代就有采矿业,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然而,作为新中国最早开发的铜工业基地,白银市经过50多年的开发开采,有色矿产资源锐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阻,成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面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这一世界性难题,白银市如何向新型能源城市转型?据了解,白银市积极探索,主动应对转型挑战,通过“三件事情”推动了转型,形成了“四个结合”,实现了“六个转变”,并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发展多元支柱产业,探索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新路子,被新闻媒体和专家学者总结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白银模式”。
截至目前,白银市储备项目700多个,规划项目资金9000多亿元,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全面系统、各具特色的“项目库”。
新思路引出新出路 扎实推进招商工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自“民企陇上行”专项行动启动以来,白银市按照“突出招商重点、破解招商难点、打造招商亮点”的工作思路,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重点围绕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产业、精细化工产业、建材陶瓷业等特色产业,论证、筛选、凝炼出了一批针对性强的招商引资项目,精心制作了投资指南、重点投资项目册等招商引资宣传资料,确定招商重点,为引强入银做好充分准备,不断创新招商机制,狠抓任务落实。
白银市工商联主席关成兴介绍道:“今年1月到3月,经省工商联牵线搭桥,白银市‘民企陇上行\’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协调组织,由市领导带领招商、工商联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在江苏、上海、深圳等省市的招商推介活动,发送白银投资项目册,推介白银投资环境和政策,邀请外地企业家来白银考察、投资。不仅如此,被省工商联列为对口帮扶县的靖远县和景泰县也主动寻求帮扶,县主要领导及相关单位多次赴京分别拜会了全联房地产、水产、能源、金银珠宝商会。随后,全联及省联部分直属商会的负责人也分别赴靖远县、景泰县开展对口帮扶及产业对接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签署的多个项目部分已落地展开。”
推进非公经济发展 驱赶资源枯竭阴霾
近年来,白银市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非公经济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41.08%,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达到45.58%,对就业的贡献率达到53%。
“白银市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非公经济不仅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担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白银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民企陇上行”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副组长袁崇俊表示:“白银将依托 ‘一区六园\’,结合本市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以第十九届‘兰洽会\’和‘民企陇上行\’为契机,本着‘差什么引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引进一批项目优势独特、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的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拉长加粗\’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引进国内外优秀非公企业来银兴业。”
记者从白银市工信委、白银市非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了解到,截至2013年3月底,全市非公经济市场主体累计达48671户,注册资金为183.85亿元,占各类市场主体总数的96.41%。今年新发展非公市场主体3610户,较上年末增长6.9%,市场主体发展数量创历史新高。
白银市工信委副主任李忠介绍:“白银市非公经济总量、骨干企业数量、产业结构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融资困难、技术落后、人才短缺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市的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为此,白银市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在扩增量、调存量、提素质上下功夫、做文章,切实破解发展难题。白银市坚持以完善机制为前提,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以全民创业为支撑,不断深化“增量提质”工程;以“一区六园”为平台,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同时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大力促进经济产业提升,力争实现2016年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390亿元以上。
优化服务为中小微企业保驾护航
据了解,2013年,白银市工商系统将以构建“大工商”、甘当“保护神”为理念,以服务转型跨越发展为主线,强力实施“增量提质”工程、“商标提速”工程,推进“万名工商干部联万企”“招商引资”行动实施,深化“服务工商”建设,多项强力措施为白银市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白银市非公经济发展办主任、工商局局长白作明介绍说:“2012年11月,白银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白银市在工商、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都推出了帮助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我们工商部门根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文件精神,从2013年1月1日起,免收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年检验照费及工本费,全面实行市场准入零收费政策。”工商局积极畅通“绿色通道”,落实“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措施,随到随办,限时办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切实为非公经济解难题、办实事。据了解,白银市出台的工商优惠政策不论在实施力度还是实施效果方面都位居全省前列,成为省内工商系统优化服务的典型代表。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袁崇俊在谈到白银市经济转型发展时表明了态度,“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创新模式,通过引强入银、创业催生、助推成长、改制重组、平台集聚‘五大举措\’,实施思想解放、政策扶持、产业提升、招商引资、金融支持、人才支撑、科技创新、创业推动、权益保护和典型引领‘十大工程\’,力促非公经济实现跨越发展,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丽新白银作出重要贡献。”
石 巍 薛 砚
新闻推荐
关于对甘肃省推荐评选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公示的公告
关于对甘肃省推荐评选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公示的公告按照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
靖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