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靖远新闻 > 正文

白银农村74万人喝上放心水 “陇原环保世纪行”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朱婕

来源:甘肃日报 2013-08-19 21:06   https://www.yybnet.net/

白银农村74万人喝上放心水

“陇原环保世纪行”系列报道之二

会宁县郭城驿镇郭城村村民王德莲的家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小四合院,干净、整齐。

8月15日中午,骄阳似火,忙完农活回家,王德莲直奔厨房。她拧开水龙头,清凉的自来水汩汩而出。搓了一把毛巾,擦去满头大汗,王德莲笑呵呵地说:“自从2007年有了自来水,再也不用费劲地打水窖里的咸水了。”

邻家的女主人何瑞萍正在用自来水淘米做饭。她说,以前用水就靠老天爷下雨,或是去很远的地方拉黄灌水。现在村里800多户人家都用上了自来水,不仅卫生,而且洗衣洗澡都很方便。

从苦咸到甘甜,郭城村人用水的变化折射出白银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的巨大变化。据了解,白银市农村居民“水质差、吃水难”的问题随着一大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推进,正在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93处,农村74万多人喝上了“放心水”,农村饮水安全率达到67.5%。

郭城村村支书周发荣说,2007年9月一听说要通自来水,村里人表示“水费价格完全可以接受”,大家纷纷主动把自来水“迎”进了家门。现在村里大多人家都用上了洗衣机和太阳能热水器,生活方便多了。

“会宁缺水,我们不光要让农村居民喝上水,更要喝上安全放心水。”会宁县水务局副局长柳志明介绍说,以前饮水工程建设主要是雨水集流工程。从2005年开始兴建的汉家岔、新堡子等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解决了20.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在会宁县新堡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所,可以看到配有现代化的自来水净水设施: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穿着工作服的操作人员正在对生产设备进行仔细巡查,原水经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后流淌出来的自来水更加洁净。工作人员说,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有着非常严格的保护。

农村饮水工程,三分建七分管。近年来,白银市坚持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形成了不同类型管理模式,解决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的管护难题。白银市常务副市长齐永刚介绍说,对规模较小的集中供水工程,以村为单位,做到了民主管理、民主理财,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用水者协会,实行参与式管理,用水户既是受益者,也是管理者,这样不仅能保证长久运营,还能有后续发展能力。

据了解,白银市近年来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上,由过去人饮解困工程小型、分散、低标准向大型、集中、高标准方向转变。先后规划实施了会宁甘沟驿、靖远县糜滩、兴堡子川等一批集中供水工程,并提出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争取在2015年末全面解决白银市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让群众都喝上干净水。

农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减少了疾病的传播和发生。据不完全统计,饮用自来水后,白银市农村居民人均年减少医疗支出25元左右;多余的水量可发展养殖业及庭院经济,拓宽了致富门路,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为村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太阳能热水器、淋浴室开始推广普及,引起农村消费观念的新变化。

新闻推荐

“红马甲”活跃田间地头 一张名片一支快板队一份节气表

“红马甲”活跃田间地头一张名片一支快板队一份节气表“红马甲”活跃田间地头——靖远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记事“红马甲”活跃田间地头本报通讯员李丽记者陈华靖远县供电公司有“共产党员服...

靖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来窑村里春意浓2014-02-04 19:31
猜你喜欢:
评论:(白银农村74万人喝上放心水 “陇原环保世纪行”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朱婕)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