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一开思路新
——靖远县创业致富带头人赴福建蓉中村培训速记
本报记者 李保荣 通讯员 宋秉棣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先进的创业理念,更激发了创业的欲望。”5月9日,记者在靖远县见到了从福建省蓉中村参加培训归来的高湾乡葛淌村村民张学朋时,他深有感触地说。
3月28日至4月28日,靖远县选派19名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赴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培训中心参加创业致富培训,通过一个月的学习,使学员们转变了发展思路,点燃了创业激情。
据了解,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是我国实施东部带西部、先富带后富的战略举措,是国家扶贫办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培训通过“1+11”的创业培训模式,即通过一个月集中培训,完成创业项目设计,再通过创业导师“一对一”“面对面”为期11个月的创业指导,形成创业致富能力,旨在开创一个模式,闯出一条新路,培养一批贫困村创业人才。
在蓉中村培训期间,张学朋不仅参加了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关于惠民政策、创业理论、实践经验等方面的“高端课程”,还实地参观了当地诸多企业和基地,让他既感到新鲜又开了眼界。“以前创业走了不少弯路,现在有了新的发展思路,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更足了。”张学朋告诉记者。
张学朋原经营着一家养羊场,但出栏羔羊一直无人问津。培训时经过创业导师指点迷津,张学朋了解到羊羔肉的市场需求很大,只是没有找对销路。
培训结束后,张学朋不仅扩大了养殖规模,还建起了冷库、购买了冷库车,并与西安、上海、厦门、青岛等地客商签订了供销合同,和当地贫困农民签订了收购合同,更加坚定了依托“靖远羊羔肉”品牌优势发展养殖业的信心。
来到蓉中村,北滩镇粮窖村村委会主任李维顺惊奇地发现,蓉中村不靠山、不临海、没有矿,人均不到一分耕地,一年产值却有十几亿元。原因何在?在蓉中的所学、所见、所思、所想,让他感悟到了“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贫富”的深刻含义。
李维顺说:“贫穷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想法。”粮窖村地处靖远最干旱地区,山非山、川非川,山无树、川无水是粮窖村的村情实际。如何变劣势为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更多的群众富裕起来呢?
李维顺在导师团的帮助下制定了发展规划,计划采用“合作社+会员+农户”的模式,整合全村现有闲置土地资源,规模化发展小杂粮、油牡丹、钙果、苹果、林下养殖等种养产业基地和园区。今年,粮窖村已发展油牡丹、钙果等新兴种植业面积达280亩,带动30户、110人致富。
兴隆乡小川村村民王晓伟培训回来后,在脑海中萌发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改变合作社现有的经营方式,走集合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把合作社建起的枸杞园和正在筹建的苹果园、钙果园承包给农户,让村民变股民,实行责任制入股管理,和村民们达到双赢,走共同致富的道路。“这两天,我毫不犹豫地把原来的苹果苗全部拔掉了,准备栽种新的苹果树种,就是为了品种连片统一,打造品牌效益。”王晓伟信心满满地说。
创业致富带头人学习借鉴了蓉中村的先进理念,感受着蓉中村人的创业精神,原来不想创业、不敢创业、不会创业的学员,现在创业欲望和创业激情空前高涨。
经过一个月的社会实践、理论学习和导师施教,在专家指导下,19名学员撰写了43份涵盖种植业、养殖业、电子商务业、小微企业等创业项目计划书。
捧着一本本沉甸甸的计划书,创业致富带头人凭借着满腔热血和敢打敢拼的精神,正一步步将梦想变成现实……
新闻推荐
白银成为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本报兰州讯(记者沈丽莉)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白银市成功入选国家第五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这是甘肃省继兰州市后入选的第二个...
靖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