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行动开展以来,靖远县瞄准全县最困难村社、最困难群体,把“双联”行动作为推动扶贫攻坚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扶贫模式,凝聚帮扶力量,紧扣联村联户、发展产业、破解瓶颈、农民培训、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切实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深入开展。三年来,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加2105元,较2011年增长51.2%;减少贫困人口9.24万人,较2011年减少47%。
联村联户汇集帮扶发展动力
靖远县坚持四级联动、领导带头、精准识别、结对帮扶,通过各乡镇与扶贫部门的调查摸底和甄别,共确定88个贫困村、29368户贫困户,省市县乡四级168个机关单位联系174个行政村、5872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6660个贫困户,做到了大规模、全覆盖、综合性、常态化的扶贫格局。同时深入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政协委员助推双联”“民企陇上行”等活动,引导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社团组织等社会各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帮助贫困村修建基础设施、吸纳富余劳动力,先后有36家非公经济组织主动参与行动,有3家县外单位联系帮扶3个贫困村,进一步扩大了双联参与面和覆盖面。
发展产业着力增加农民收入
靖远县紧扣“为民富民”主旨,突出资源禀赋特色,认真实施富民产业培育计划,大力发展多元富民产业,不断增强联系村、联系户的造血功能和持续发展能力。三年来,该县共投入资金1.3亿元,新增设施蔬菜2.49万亩,新增特色林果面积12.37万亩,新建各类标准化养殖场441座;帮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02家、带动农户4.8万户;发展农业龙头企业93家、带动农户2.5万户;累计流转土地19万亩,建成500亩以上规模化生产基地42处,受益农户10.5万户。
破解瓶颈切实改善发展条件
靖远县坚持把夯实农村基础、破解发展瓶颈作为双联行动的重中之重,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统筹安排项目资金,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农村通电网络、农村道路改善、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工程,切实改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条件。三年来,该县累计发放双联惠农、妇女小额、牛羊蔬菜等惠农贷款13.84亿元,直接受益人口2.83万人;共投入项目资金8.21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468个,新修通乡通村道路300公里,硬化村内道路492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620盏;解决了10.5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3478户农户的用电问题,完成危房改造9600户;已有1.9万户、8.5万山区群众通过易地搬迁走上了致富道路。
农民培训全力提高致富技能
靖远县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持续做好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大力扶持致富带头人、种养能手和产业大户,增强群众科技致富和自我发展能力。围绕大棚蔬菜、枸杞、药材、西甜瓜、枣树等农作物栽培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畜禽养殖和防疫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累计举办培训班543场次,培训农民6.66万人(次)。有效整合扶贫、人社、农牧等部门培训资源,紧盯市场劳务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劳务技能和创业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全县累计完成技能培训2.95万人,完成劳务输转19.3万人,创劳务收入12.5亿元。
公共服务不断强化保障水平
靖远县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全方位争取项目、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帮助贫困村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有效提升了基层公共保障能力。三年来,共投入公共服务资金3.61亿元,新建校舍14.85万平方米,发放贫困生生活补助1.66亿元,拨付学生营养餐计划专项资金6551万元,受益人口17.5万人;新建和改建卫生院12所、新建村卫生室65个,受益人口38万人;建成文化大院、文化广场、乡村舞台等文化基础设施64个,直接受益人口16.9万人;建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148个,受益人口29.9万人。
新闻推荐
近年来,靖远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挖掘旱地增产增收潜力,大力发展标准化无公害砂田西瓜种植技术。图为该县大芦乡庄口村农民喜摘西瓜。特约通讯员...
靖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