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靖远新闻 > 正文

踏平坎坷成大道——白银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纪实本报记者 武志强

来源:白银日报 2015-07-31 08:29   https://www.yybnet.net/

靖远公铁两用桥

靖远公铁两用桥

靖远黄河新桥

白兰高速公路

四龙码头建设工程

水运工程施工现场

30年如歌岁月,白银市的交通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高速公路、铁路为主骨架,国省道、农村公路为依托,四通八达、干支相连的现代农村交通网络初具规模。

30年公路建管水平、行业管理水平、依法行政意识和社会满意度空前提高;交通阵地建设实现标准化,行业文明不断深化,领导班子及干部职工凝聚力、战斗力空前提高……

纵观白银这方热土,纵横交错的大道通衢,笔走龙蛇,书写着一页页厚重的交通建设史诗;流光溢彩的高速路网,挥毫泼墨,描绘了一幅幅辉煌的交通发展画卷。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白银市恢复建市30年来交通大发展既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推动全市经济大发展、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特色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多年来,白银市交通运输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提出的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及“兰白都市经济圈”等一系列决策部署,抢抓改革开放历史机遇,锐意进取,顺利实施全市交通运输“八五”至“十二五”规划。全市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建成。

截至2014年底,全市公路通达总里程1.17万公里,其中国道主干线3条(G6京藏线、G22青兰线、G2012定武线)245.3公里;普通国道3条(G109京藏线、G312沪新线、G309荣兰线)357.57公里;省道4条(S207、S308、S201、S217)538公里;县道20条1086公里;乡道38条778.91公里;专用道18条187公里;村道1678条8547公里。全市所有县区通了高速公路,所有乡镇和7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境内公路骨架网络基本形成。

在近期甘肃省国家公路布局规划方案调整中,白银市境内规划有国家高速公路4条(G6北京至拉萨刘寨柯-白银-兰州段、G2012定边至武威营盘水-双塔段、G22青岛至兰州会宁段、G1816乌海至玛沁营盘水-兰州段),境内总里程315公里;普通国道6条(G109北京至拉萨刘寨柯-兰州段、G247景泰至昭通景泰-水泉-吴家川-闇门-侯家川段、G309青岛至兰州会宁大沟镇祁家南山-会宁头寨段、G312上海至霍尔果斯会宁段、G338海兴至天峻营盘水-天祝段、G341胶南至海晏共和乡辘轳坝-平川-东湾-靖远-北湾-四龙-水川-白银-中川机场段),境内总里程826公里;省级高速公路2条(S35景泰至礼县、S22白银至兰州新区),境内总里程268公里;普通省道12条,境内总里程达2447公里。

截至2014年底,全市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已达59300余人,道路运输经营业户19310户,其中,客货运输经营业户18508户,汽车维修业户756户,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41所,汽车检测站5家。共有营运性客货车辆49532辆,其中,班线客车1330辆,普通货车42784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619辆,出租汽车4377辆,农村定线小客车422辆。共有客运班线361条,其中,跨省班线14条,跨市(州)班线68条,跨县(区)班线54条,县内班线225条。乡镇通班车率保持100%,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98%。

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占甘肃省规划河道的52%,沿岸共有渡口44处,基本解决了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黄河白银段四龙至龙湾航运建设项目一、二期工程已建成,四龙至龙湾段110公里实现通航。

白银公共交通公司下设3个营运分公司、1个广告公司和1个加气站。市区现有营运线路20条(白班线路12条、夜班公交线路5条、城乡公交线路3条),运营线路长578公里,运营车辆233台,日营运里程3.3万公里,日客运量突破14万人次。开通了银西工业园、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公交专线、白银至青城古镇的城际公交线路。在白银主城区新建169个公交候车亭,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形象。目前,白银市公交IC卡在全国率先与兰州、上海、宁波等35个城市实现互联互通。

邮政管理事业平稳起步,成立了白银市邮政管理局,坚持“安全为基、发展为要、服务为上”的工作思路,出台了《白银市完善邮政监管体制的实施意见》,积极履行政府监管职能,全面保障邮政普遍服务、持续推进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加快邮政快递业提质增效,全市邮政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态势,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质量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2014年底,全市邮政业务收入完成7557.57万元,增速达16.2%。

如今,驱车驰骋在白银境内的公路上,交通“大动脉”的飞速发展令人惊叹:高质量的柏油路、水泥路犹如一条条飘逸的彩带,从主干道延伸到村镇沃野,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延伸到城乡的各个角落……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多样化、开放式的交通“大格局”的形成,为日新月异的白银铺就了经济腾飞的“快车道”。

一组组数字,一道道通途,白银交通建设者们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险阻、团结奉献”的精神和“敢为人先、聚力攻坚、舍身忘我”的气概,走向白银交通事业发展的新征途。

在交通事业发展的征途上,白银市按照全省交通突破行动目标任务,结合白银交通实际,提出了要“牢牢扭住发展这个解决问题的关键持续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各项建设要素环节整体跃升”的工作要求,确定了未来白银市交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

白银市交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攻坚突破、提速升位、互联互通的总体要求,继续坚持基础优先的原则,以建设公路、铁路骨干网络为重点,加快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主要出口公路、旅游交通网络和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建设,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和现代化,逐步形成适度超前、内通外畅、运能充分、布局合理、安全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建设目标是,从2015年起用6年时间,完成投资57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230亿元、铁路投资340亿元),建成公路5000公里、铁路580公里,实现全市对内对外公路畅通、铁路连通。达到出省通道高速化、市县之间高速或一级化、县乡之间二级化、乡村公路网络化,全市形成交通大循环、市县形成中循环、乡镇形成小循环、中心城区高速环,市中心到各县区(除会宁外)、县区到各乡(镇)“一小时交通圈”,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发展不足的问题。

全市立足打造白银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明星城市的要求,全面落实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积极配合建设横贯全省东西向的国际化陆桥大通道和南北向的运输通道。

公路畅通建设任务。到2020年,建成公路总里程5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0公里、普通国省道1200公里、农村公路3650公里。

——高速公路。支持配合G1816乌海-玛沁高速景泰-中川机场段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S22白银-中川机场、S35景泰-礼县高速会宁至通渭(白银段)省级高速公路建设。

——普通国省道。支持配合G109北京-拉萨公路白银至兰州(白银段)、S101兰州-景泰公路(白银段)、G312上海-霍尔果斯公路界石铺至鸡儿嘴、G247景泰-昭通公路会宁至靖远段、G309青岛-兰州公路汉家岔至定远(白银段)、G309青岛-兰州公路祁家南山至汉家岔段、G341胶南-海晏公路四龙至水川段、G247景泰-昭通公路沿寺至水泉段等普通国省道建设;加快推进S217白银-景泰、S209共和-九寨沟公路郭城至巉口段、S209共和-九寨沟公路共和至黑城子段、S103兰州-黄河石林公路什川至龙湾段、S224双铺-青江驿公路、S225窄巷子至会宁段、S308杜寨柯-永昌公路杜寨柯至五佛段等通乡连镇普通省道建设;加快境内干线公路网断头路、出口路、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和白银工业集中区连接线建设;继续同步实施危桥、涵洞、安全防护等路网结构改造工程,不断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和安全水平。

——农村公路。白银市加快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行动,以五县区270个贫困村为***对象,坚持连片扶贫与插花扶贫相结合、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村相结合,实施农村公路建制村通畅工程三年大会战,加快推进实施交通***通村道路硬化建设。到2017年底,实现全市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实现“乡有等级站、村有汽车停靠点,村村通客车”的农村客运网络全覆盖。到2020年底,全市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完善,养护管理能力不断增强,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安全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进一步加快“三路一危”(断头路、瓶颈路、年久失修路以及危桥)改造,加快完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大力发展农村客运,为群众出行提供安全便捷的公路运输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2015年至2020年,建设农村公路3157公里(建制村通畅工程1720公里、国有农场22公里、异地搬迁200公里、农村路网改善工程1215公里),总投资20.47亿元。

——2015年,全市建成农村通畅工程757公里,通畅率达到80%以上,实现43个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其中,会宁县建成333.9公里,通畅率达86%,实现24个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靖远县建成274.1公里,通畅率达67%,实现14个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景泰县建成123.4公里,通畅率达75%,实现5个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平川区建成25.8公里,通畅率达100%。

——2016年,全市建成农村通畅工程710公里,通畅率达到94%,实现28个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其中,会宁县建成228公里,通畅率达100%,实现3个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靖远县建成310公里,通畅率达85%,实现17个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景泰县建成172公里,通畅率达89%,实现8个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

——2017年,全市建成农村通畅工程253公里,通畅率达到100%,实现12个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其中,靖远县建成154公里,通畅率达100%,实现10个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景泰县建成99公里,通畅率达100%,实现2个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

“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建设工程。从2016年起,用5年时间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的计划安排重点实施“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建设工程。争取每县区每年安排5个示范村建设,力争至2020年完成示范村范围内重要自然村通村道路建设任务。

农村路网改善工程。从2015年起,用6年时间重点实施农村路网改善工程1215公里,总投资8.65亿元,升级改造一批重要的县乡道,适度推进县乡道路联网工程,加快推进“三路一危”(断头路、瓶颈路、年久失修路以及危桥)改造,有序推进返砂通村油路改建,努力完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有效维修养护已建成的通村道路,巩固建设成果。

交通枢纽建设任务。建成白银汽车东站、靖远县客运中心、会宁县客运站及一批乡镇客运站。完善物流网络,加快银西工业园仓储式国际商贸物流园区建设,着力把白银打造成西北地区商品交易物流集散地。

大道如虹,壮歌飞扬。回眸30年激情燃烧的岁月,30年的白银交通,以傲人的业绩铺就了发展的基石;展望未来,勇于担当的白银交通人,将坚持以大气魄、大智慧、大手笔谋划大交通,构建大交通,勾勒出白银交通的辉煌蓝图。

新闻推荐

糜滩乡高效推进***

靖远讯(特约通讯员张强中)武家大川村位于糜滩乡西北部,距离靖远县城约15公里。作为全乡唯一的贫困村,该村由市、县扶贫办组织移民,是靖远县较早的移民村。全村76户325人,其中贫困户20户92人,贫...

靖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踏平坎坷成大道——白银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纪实本报记者 武志强)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