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桃熟了,它的果形就像是红富士,顶上就没有一点毛了。这个桃的甜度好,产量又高,就是长得稠点也能长大。”靖远县刘川镇南山尾村村民李汉峰拿着自己种的桃介绍道。
刘川镇南山尾村当地土壤多为疏松深厚的微碱性黄土,日照充足而强烈,对桃果的生长和糖分的积累极为有利。该村结合“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推广新的栽培管理技术,建成“千亩桃园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山尾村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梯次上市的布局,并积极推广桃树标准化管理技术,使鲜桃优果率达到了70%以上。目前拥有白凤、大久保、陇密9号、重阳红等10多个品种,果品个大、色艳、汁多、味醇,受到消费者青睐,吸引了各地商贩前来收购,村民收益比种旱田翻了几倍。
“镇上通过农业技术员分配到村的方式,向我们传授桃树栽培和管理技术,让我们了解对桃园的科技管理。”李汉峰说,“我种了七八年桃了,桃树防病抗病能力提高了,桃品种比价也高了。”目前全村已经发展鲜桃种植1500余亩,经济效益可观。
李汉峰算了一笔账,桃树的成本和玉米差不多,但是销售价格要比玉米好得多,与合作社签订合同,产供销一条龙,风险降低了,效益明显提高。“现在村里住的不仅是砖瓦房,很多村民建起了二层小洋楼,富起来的还买了小轿车。”李汉峰说。
目前,南山尾村通过调整桃树种植结构,按照发展名优特树种思路,大力发展鲜桃种植,引进朱白等优良品种,试验种植面积500多亩,形成了以南山尾村委核心的2000亩优质鲜桃基地,每年经济效益500多万元。
新闻推荐
“靖远县是个离兰州很近的小县,地理环境酷似兰州,解放前仅有十多万人口。抗战那会,我还小,只记得日军飞机错把靖远当成兰州进行了轰炸,损失惨重……”7月31...
靖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靖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