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2015年第一、二季度身边好人评选经过5个月的宣传、推荐、考察、评审等环节,严格把关、层层筛选,目前初步选出了23名事迹突出、引领善行的候选人,向社会予以公示,如有对这些同志存在意见(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违纪违法问题),请向市文明办及时反映,我们将做进一步调查研究和审定。
市文明办
2015年8月5日
一、助人为乐
1.梁钶,男,现年29岁,目前在甘肃长征药业科技有限公司上班。生于会宁县的一个偏远贫困山区。2008年8月考入东北师大人文学院。在完成好本专业学习外,他把心思全部投入到了家乡西部贫困生的帮扶助学上。每年暑期一到,他就及早动手,组织在校大学生义务去西部支教;寒假期间,他收集衣物和学习用品,出外打工挣钱,给西部山区孩子们邮寄衣物等用品,四年光邮费花了5000多元。同时个人坚持勤工俭学省吃俭用,把辛苦挣来的钱及每年获得的助学金和奖学金用于资助西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先后8次组织在校大学生到西部义务支教助学,帮扶过近30所学校,走访过500余名贫困家庭。据统计,有5000个山区小孩接受过他的帮助,而自己一直坚持帮扶80余个贫困娃,与此同时在农村小学建立爱心图书馆,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课外知识,带去体育用品,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让他们的童年多一份快乐,迄今为止累计帮扶资金已达56万余元。并发起了以帮扶和助学为主的“梁钶·暖春爱心助学”,现有志愿者180余人。
2.张治英,女,现年72岁,靖远县双龙乡义和村农民。1993年她用自己积攒的3000多册图书在自己家开办了一个阅览室,并自费购置了8套学生桌椅,供村里爱读书但买不起书的孩子免费借阅。在提供图书的同时,力所能及地辅导读书的孩子。直到2009年,由于身体原因没法照看阅览室,张治英女士把阅览室的书全部捐赠给了义和小学。张治英女士一直坚持教育脱贫的原则,她自己省吃俭用,连续不断坚持捐资助学的时间已长达21年。
3.徐国珠,男,现年79岁,银光集团退休干部。退休后连续12年为银光居民免费送报纸,重点送《银光报》。刚开始走路步行送,后来走不动了坐公交车送,再后来就步行送点路程近的。
4.李永侠,女,现年49岁,白银区社会福利院的一名儿童护理员。福利院里有个孤残儿童叫连心,是她一手带大的,因此,她还有个特殊的身份,福利院里所有的人都叫她“连心妈妈”。连心因为病残被遗弃,李永侠收养9年,同时照顾着福利院的几十个孩子。
5.魏崇林,男,2015年1月3日晚,身为白银市针织厂退休职工的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遵照他生前遗愿,其家人无偿将老人眼角膜、肝、肾等多个器官捐赠了出去,并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用于医学研究。魏崇林老人是目前白银市首位人体多器官捐赠者和第二例遗体捐献者。
二、见义勇为
6.周德智,男,现年55岁,会宁县河畔镇河畔村六社村民。为人正直、憨厚。2011年夏天,周德智在家里干活,突然听到邻居家中有嘈杂声,周德智起身去看,发现是邻居家2岁多的孩子掉进了水窖里,周德智急忙找到绳子,把一头绑在自己腰间另一头绑在了树上然后就跳下了水窖,当时水窖里的水很深,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大,一旁的奶奶更是急的不知该怎么办,周德智在水里使不上劲,用双腿来夹住孩子的身体,努力把孩子夹起救了出来,孩子被救出来时身体并没有大碍。多年过去了,现在提起这事周德智只是笑笑不语,邻居说现在周德智的双腿只要下雨变天就会疼痛,周德智却从未向他人提及过。平时周德智看到比较年老的人拉车做农活都会主动去帮助,他这种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在村里广为流传。
7.雷翠霞,女,现年34岁,靖远县乌兰镇个体户。街头受坏人蒙骗敲诈,勇于报警,并与丈夫一道跟班摸查,协同警方找到了那帮坏人,让他们绳之以法,受到法律的制裁。后来方知这是从平凉过来的诈骗团伙,专门诈骗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
8.刘发强,男,现年40岁,他和朋友等5人,在一辆白色轿车失控冲入黄河后,他们全力以赴采取有力措施成功救出。2015年获得白银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9.来兴伟,男,景泰县五佛中学学生。2014年8月14日,初中毕业的来兴伟和同学一起在泰和村九组水泵房旁边的林地玩耍,其中一位同学不慎落入河中,热心的来兴伟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救人,但由于水深浪急,体力不支,最后不幸溺水身亡。
10.沈海云,男,现年45岁,景泰四中一名保安。他是景泰县一条山镇南关社区居民,为人耿直,爱憎分明,早年患病致肢体有些残疾,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担负体力工作。为了一家沉重的生活负担,于2014年9月被招聘为景泰四中保安。当年12月23日下午17时34分许。正值景泰四中下午放学时段,师生放学出大门高峰期。突然,一名醉酒男子,驾驶一辆绿色越野车在师生群中疯狂冲入大门,肆意冲撞、意欲行凶。院内学生们来不及反应,来不及躲闪,尤其是低年级的一些小学生们更是被险情惊呆了,惊叫着碰撞踩踏,东倒西歪,乱作一团。他临危不惧,奋不顾身,以最快的速度,飞一样冲到了车子前,用身体堵在了车轮前,手持橡胶棒怒目威慑,强行将车子逼停。他随即机智地与该男子周旋并诱其打开车门后,该男子从车内滚落在地上。并顺利将其交由前来增援的校领导、值周人员和警方人员控制,果断成功地制止了一场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
11.王玮,男,现年54岁,景电管理局机电处职工。2015年4月2日下午4时许,一成年男子不慎失足,滑入输水渠道,危急时刻,景电管理局机电处职工王玮伸出援助之手,挽回了一条生命。
4月2日,王玮在西二泵沿渠返回途中,发现水面有一体积较大的漂浮物,起初以为是一个黑色大塑料袋,当行车至平行位置时仔细一看,实际是人的夹克上衣内部胀气漂浮,王玮下车后束手无策,无计可施,说时迟那时快,急中生智,开车至附近300米处的养殖场(其儿子王涛办的小型小尾寒羊养殖场)叫上儿子,拿来绳索,父子俩想方设法,终将绳索用木棍子置于落水者手中,沿渠道边坡将落水者拉上岸边。西北的初春,天气依然寒冷。落水者被拉上岸时,因浑水淹呛,加之寒冷,人已神志不清,一直哆嗦呻吟:“回家、回家……”王玮王涛父子俩将落水者抬上车,在快速前往县城的途中联系报警,在前往县医院的途中,路过景泰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当民警与落水者沈春云交谈时,王玮王涛父子悄然离去……
三、诚实守信
12.何昶磊,男,现年43岁,会宁县草滩乡断岘村人,现为甘肃西雁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的公司由最初几个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为集房地产开发、文化传媒、教育投资、星级物管、公交服务、光电生产等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民营企业。2014年9月,他的集团公司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成为会宁唯一、白银乃至甘肃省为数不多的上市企业之一。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用于捐资助学、敬老资助的资金达560余万元。西雁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何昶磊进驻会宁5年来,被会宁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非公经济创业带头人”,荣获“白银市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同时,荣获“中国诚信企业家”荣誉称号。2014年10月29日,由省委宣传部发起,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省文化产业商会联合开展的2014年全省文化企业30强和民营文化企业10强评选结果在《甘肃日报》揭晓,西雁集团位列其中,是白银市唯一一家上榜企业。
13.顾炳鹏,男,现年45岁,白银区人民路街道西村社区居民。在中心街经营一家大肉店,从2001年下岗至今已诚信经营了十几年,作为肉类食品经营负责人,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顾炳鹏夫妇一贯坚持的美德。遵循“宁可自己吃亏,不让客人吃亏”的道德准则,一直以来,他总是坚持把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来考虑,经营中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对质量无保障的物料一律不进,坚持做到“质量合格,价格合理”。在销售的过程中,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积极缴税,受到上级各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在十余年的经营过程中,就曾发生过多起顾客将手机、钱物等贵重物品遗失,被顾炳鹏拾到后归还给失主的好人好事,受到顾客的表扬,体现了拾金不昧的优良传统。
四、敬业奉献
14.陈强,男,现年51岁,靖远县东升中学校长。1987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当时他放弃了更好的工作,来到了自己贫困的家乡——靖远县五合乡,开始了自己的从教生涯。他工作积极认真,兢兢业业,对待同事、群众非常热忱,赢得了家乡人民的好评。任校长以来,学校不管办公条件还是教学质量都有明显的改善。他所任职过的学校也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学校。他本人在1992、2000年两次评为“白银市优秀老师”、2004年被评为“省级骨干老师”、2014年被评为“靖远县优秀校长”等。陈强同志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让他在校领导班子中产生了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5.樊东隆,男,现年46岁,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1994年6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员,先后在靖远县蔬菜研究发展局、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工作。先后筹建了多处高科技蔬菜示范园,实施了蔬菜“一村一品”科技增收、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茭白品种引进筛选及示范、野生甘草抚育及种源基地建设、中药材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了蔬菜、马铃薯、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品种60多个,在大坝高科技园区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基质育苗、立体栽培、两大茬种植、自动卷帘、高温闷棚、防虫网及诱杀板应用等20多项新兴实用技术,在永新、兴隆、双龙建立了3个甘草生产示范基地,示范面积1620亩。这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为全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6.苟三铭,男,现年55岁,景泰县第一中学工会主席。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苟三铭老师便立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苟三铭老师从开始工作一直担任班主任,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一干就是38年。他带过二十一届高三毕业班学生,他所带的班级学生在高考中年年成绩优异,并带出了王艳、安丽苑、王银屏等十多名景泰县高考文科状元。他为生病的学生垫付医疗费,在学生生病时多次负责送往医院,在学生掉进大水渠里时与路人积极施以援手,他在家庭贫困的学生考上大学时支付高额的大学学费,他在工会主席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如今,他已经55岁,仍然不愿退居二线,担任着补习班班主任的工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三十多年教龄的苟三铭老师依然奋战在教学第一线。
17.于国宾,男,现年41岁,景泰县中医院外科副主任。于国宾在平凡而又神圣的医疗岗位上已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在多年的工作中,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事业中去。他坚守工作岗位,勤奋敬业,组织管理能力较强,为外科的创立与发展,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钻研业务,医疗水平较高,年诊治门诊病人4000余人次,诊治住院病人400余人次,诊治效果显著;教学能力较强,近五年培养外科医师8名,代教实习进修人员40余人次;对泌尿外科学科专长并有预见性,富有创新精神,开展了体外碎石、前列腺手术等多项新技术、新业务;事业心、责任心强,从未发生过医疗差错事故,外科专业工作成绩突出;乐于助人,同情弱者,尊重生命,多次为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良好的医德医风在患者中颇有口碑。多次被评为院、县、市先进医务工作者。
18.刘得纲,男,现年48岁,铁运物流公司运输车间职工。刘得纲凭着对铁路运输事业的执着与忠诚,在平凡而艰苦的铁路行车一线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常年日夜穿梭的列车上,顶酷暑、冒严寒,经受着风雨雷电的洗礼,艰辛脏苦全不怕。二十几年来,他辛勤的汗水,洒遍了作业区每一节钢轨、每一根枕木;二十几年来,支撑他的不仅是他的身体,更是他“敬业爱岗、用艰辛创造价值”的可贵信念。他的工作作风影响着车间的每一个人,车间曾想让他在公司站从事值班员的工作,但他自己却说:“我不怕辛苦!”,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他对调车员工作的热爱,为此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业务本领,总是能够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对待生活,他更是充满热情。一粒砂中看世界,一滴水中见人生,刘得纲,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凭着对事业的热爱,对岗位的忠诚,像一根燃不尽的蜡烛,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五、孝老爱亲
19.康义义,女,会宁县新塬乡上源村南沟社农民。广为人知的南沟刘家,曾以四代同堂,二十二口之家,居全县之首。曾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并授予“五好文明家庭”的光荣称号。1992年五兄弟们分了家,赡养二位老人的担子落在了刘存儒和妻子康义义肩上。公公、婆婆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这里不痛,那里痛,全身是病。二十多岁的康义义依然能够任劳任怨、精心照料,成为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交口称赞的敬老榜样。婆婆辞世后,公公思伴的悲痛,加之前列腺肿大(常年插着尿管)等病痛的折磨,她时常请村里的长辈和公公一起看戏剧碟片、聊天、打牌等让公公快乐。把家里养的羊羔和土鸡杀了给公公补身体吃。在家里她不仅是一个好儿媳,也是一个好内助,更是一个热心肠人,丈夫是上塬村文书,常常因为工作忙,在家干活的时间很少,她从不抱怨,反而宽慰丈夫,你是咱们上塬村1300多人的大管家,你把大家的事干好,别让人指脊梁骨,我就很高兴了,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年年被乡上评为先进工作者,丈夫的奖状里凝结着她的功劳和汗水。她因长年照顾公公婆婆,抚养子女,料理家务,劳动强度过大,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性头痛的疾病,但仍按时给公公做饭洗衣,扶老人走亲串邻,用一颗孝敬的炽热之心温暖着年已94岁的公公。
20.赵玉月,女,现年54岁,靖远县五合乡二道渠村农民。她从嫁到尚家开始,一直尽心尽力的伺候公婆和爷爷,照顾丈夫,抚养孩子,从爷爷花甲之年开始,陪伴着,守护着,一年、两年………三十年,爷爷已经九十耄耋,皓皓白首,精神矍铄,见人就夸他的孙媳妇,说着自己福大命大,遇了个好孙媳妇。赵玉月三十年如一日,每日给爷爷擦脸,递饭,洗脚,尤其爷爷每日清晨雷打不动的罐罐茶,她无论多忙都要给爷爷炖好,一杯一杯递到爷爷手里,当看到爷爷喝茶时,赵玉月就放心地照看自己的孙子,还有七十多岁的老公公。这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让全村人羡慕,村里人笑着说,这个家庭满是爷爷,满是孙子,满是欢笑。2014年5月,赵玉月的家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
21.李婷,女,现年27岁,景泰县第五中学教师。2000年,一次交通事故夺去了李婷父亲的生命,没有了顶梁柱的家顿时变得风雨飘摇,李婷的母亲只有咬紧牙关靠侍弄家里的几亩薄田及一天天地打零工艰难支撑起这个家,家里还有尚在襁褓中的弟弟及7岁的妹妹,12岁的李婷变得成熟了,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更多地承担起照看弟弟、妹妹的责任,稚嫩的双肩过早地承担起家里的重担。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2012年5月,李婷的母亲由于常年劳累,在去自家田地的路上突发脑溢血致半身瘫痪失语生活不能自理,李婷在承担高中繁重的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照顾家中偏瘫的母亲和上学的弟弟妹妹。每天早上起来,李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帮母亲洗脸,刷牙,再把早餐做好端到母亲跟前,一口一口地喂,每天下班回来她还要赶时间做饭收拾家务,给母亲泡脚、给弟弟补习功课、为自己准备明天的教案……就这样,李婷一直悉心照顾着卧床不起的妈妈和年幼的弟弟、妹妹,一天到晚来回奔波于家和学校之间。李婷,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用稚嫩的双肩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走了十多年。
22.孙秀明,女,45岁,白银区人民路街道居民。孙秀明于1996年5月结婚以来,便开始了漫长的伺候老人之路。公公李允信现年83岁,1950年参加革命工作,因为战争留下了后遗症,还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等疾病。2003年因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从此常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儿媳孙秀明就担任起了照顾公公的重任。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悉心照顾着病榻上的公公,为老人喂饭喂水,接屎接尿,擦洗按摩,却从无怨言。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为了补贴家用,患有腰间盘突出的她,还要出去打零工。在无数个日子里,为了老人,她没有时间回娘家陪伴自己的亲人,没有时间出门游山玩水,没有时间和朋友聚会聊天。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好儿媳孙秀明。
23.任振雄,男,现年60岁,平川区宝积乡尖山村村民。多年以来,他践行孝悌之道,对父母十分孝顺,照顾有加,受到周围群众的一致称赞。当弟弟不幸出车祸变成植物人后,他更是每天骑车往返几十公里,照顾卧床的弟弟,每天擦洗、翻身、按摩,不论春夏秋冬,从未间断,从未放弃。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弟弟逐渐恢复了意识,病情有所好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任振雄于2012年被评为平川区首届十佳道德模范。
新闻推荐
靖远讯今年以来,靖远县在党风廉政建设上,采取“敲警钟、划红线、做承诺”三项举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踏实做事、清白做人、廉洁做官,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作风建设新常态。敲“警钟”,...
靖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