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靖远新闻 > 正文

泥土沁出翰墨香——记靖远县农民书法家王登枢

来源:白银晚报 2015-09-24 07:5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高春娟文/图

图为王登枢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图为王登枢正在挥毫泼墨。

他一边务农,一边练习书法,至今已有45个年头。村里婚丧嫁娶、墙报春联、政策宣传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乡邻们亲切地称他为农民书法大师,他就是靖远县东湾镇瓜园村村民王登枢。

走进王登枢的家中,浓浓的墨香味扑面而来,四周墙上悬挂着众多笔酣墨饱的书法作品。王登枢生在农村,大多数时间在农田中劳作,不管农活多苦多累,每天耕作归来他都要展纸研墨练习书法,甚至在晚上睡觉前都会用手指在被单上练习,潜心揣摩用笔技巧。

“小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拮据,我就以清水为墨,方砖为纸,临古人的帖,转眼之间就练了二十多年。务农的时候早起晚归,夜间回来我就在煤油灯下练习写字,久而久之就变为了一种习惯,之后就是持之以恒地练习。”提起当年练字的经历,王登枢意犹未尽。

看到他练习书法的痴劲儿,家人疼爱地说他“不务正业”,王登枢只是笑笑,一门心思地苦练书法基本功。由于对书法艺术的执著与酷爱,王登枢受到靖远县书法名家于三和白银区书法家张康慧等老师的指点,坚持遍临诸体,上追怀素主攻行草,逐渐形成了一种平和简约的乡土风格,对人生也有了些许感悟。“写书法一是能磨炼意志,消解忧愁,让人在生活中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另一个是修身养性,使人心胸开阔,达到老有所为,教育儿孙们都要诚实守信,很好地学习古哲先贤,树立好一个家庭的风范,促进社会和谐。”

保持一颗写字如做人的心态,王登枢伏案一写就是45个年头,观摩他的书法作品,下笔如走龙蛇,行云流水,流畅自然,线条粗而不臃、细而不弱,丰满润泽;作品笔法明快劲健,雄浑质朴;通篇血脉畅连,大小字体穿插其间,错落有致,整体书风清秀淡雅、灵动飘逸。说起练习书法的心得时,王登枢兴趣盎然地告诉记者:“写书法要临摹名家的帖,抱住一种帖去研磨,入进去,再出来,并容纳自己的体会,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再者就是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地练才能达到无极之境。”

日积月累,王登枢的书法日臻成熟,赢得了行家们的认可。作品曾多次荣获全国及省市大奖,其中在纪念建党90周年全国书法大赛中荣获金奖,在中国艺术节《巨龙杯》书画大奖赛中获优胜奖,作品还入选首届敦煌国际书画艺术大展,编入《中国书画艺术》一书,并被授予“具有民族正义感”的艺术家称号等多项殊荣,众多作品被省内外艺术界人士广为收藏。他本人也相继成为中华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硬笔书法家协会和白银市书协等会员。

随着技艺的精进,王登枢的书法作品在乡里小有名气,也深受好评,当地的婚丧嫁娶、墙报春联、政策宣传几乎都离不开他。几十年来,他对上门求字者都是有求必应,在村民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每年过春节,左邻右舍要写春联,过红白事写对联我都乐于去给群众写,这是我人生的乐趣。”王登枢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活到老,学到老。”是王登枢的座右铭,已近花甲之年的王登枢仍然坚持每天伏案写字,书法已变成他的一种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在攀登艺术高峰的道路上他不知疲倦,他说艺术的根在基层,自己愿用一生的精力去书写和发展书法艺术,以便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新闻推荐

白银境内国保单位简介 □万全琳文/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所属的文物行政部门,国家文物局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

靖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靖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泥土沁出翰墨香——记靖远县农民书法家王登枢)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