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苏黎明)10月21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陇上著名书法家陈国钧立碑典礼于当日上午在先生故里靖远县乌兰镇举行。陈国钧先生的后人和来自白银市社会各界的文人墨客以及当地民众200余人参加了立碑典礼。
陈国钧,字子身,号西岩,晚年自谓“逸园老人”,生于1872年,靖远县城关人。早年时家境贫困,但不畏困苦,矢志求学,考取为贡生。先被靖远协营马福祥聘为记室,后担任西宁、河州镇署张定邦的秘书,1923年任合水县知县,1931年任东乐县县长,任满后辞职归故里,1941年逝世。
据史料记载,陈国钧是陇上闻名的书法家,也是爱国人士。陈国钧善工诗词,有爱国诗词流传于世。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写下许多爱国诗词,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先生与甘肃著名书法家刘尔炘等交往甚密,早年专习“兰亭”,后攻魏书及金石古籀,潜心研习大篆、小篆,尤对邓文焯词作及书画至为尊崇,晚年始习怀素书法。其书法作品早年清雅秀丽,淡而不俗,流漓舒畅,阳刚尽致,后期则笔力遒劲,豪放洒脱,气势磅礴,力似千钧,时人誉为“神笔”。上世纪40年代,中国近代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在西北视察,见到陈国钧所书魏体字,甚为喜爱,大加赞赏,称其可与张裕剑、清道人相媲美,并征得陈国钧墨迹多幅,随身携带以备观赏,一时传为佳话。
据悉,陈国钧一生为人谨慎,性格耿直,清正寡欲,淡泊名利。先生在世时对当地的文化传承也十分重视。1925年,陈国钧旅居兰州期间,与同乡李星桓、赵焕唐等文化人士筹资重印道光《靖远县志》,使这一地方旧志善本得以抢救保存。陈国钧书法作品传世很多,广为民间收藏,靖远县图书馆保存有其在河州镇署供职期间写给妻子的家书《集锦集》及部分使用过的书法字帖等。其部分书法作品也被兰州碑林收录。历朝历代的王侯将相随着时代的推进,渐渐为人们所遗忘。作为官员的陈国钧,由于书法颇具造诣,世人对其的印象早已超出了对一位地方官员的记忆。
附陈国钧爱国词二首:
满江红·战胜
大张挞伐,中央计划早坚决,我将士枢枢神武,震撼山岳。勇往直前如涌云,争先恐后似飞雪,听捷报频传,东京沦、无遗孑。只争最后胜利,那管当前猖獗,况国际同情属于我,民族于今复兴盛,妖氛从此消灭,砍倭头作酒杯,痛快饮,仇敌血。
满江红·倭寇末路
哈!哈!倭奴!大陆政策梦愈杳,徒费了百万兵甲,无数头脑,近卫狂言如犬吠,平昭阁议似鸦噪,闹得国破家亡,兵败如山倒!真是螳臂当车,又况驴技穷了,把国际外交,完全失掉,说什么东京大阪,竟成了荒烟蔓草,只闻鬼泣神号,皇孙哭祖庙。
图为陈国钧画像。
图为立碑典礼现场。
图为陈国钧书法作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春娟)近日,靖远举行金三角生态农业科技创业园农产品交易市场项目签约仪式,拟建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填补了该县现代化、综合型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空白。据了解,交易市场建...
靖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