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靖远新闻 > 正文

“重”字上做文章 “力”字上下功夫——靖远县大芦乡***精准脱贫工作走笔 本报记者 黄武 文/图

来源:白银日报 2016-01-02 08:24   https://www.yybnet.net/

一场大雪后,大芦乡的群众正在抢抓时间,拉沙铺地。

靖远县治河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察看育苗大棚内的温度。

大芦乡的干部与贫困户对接,了解近期发展情况。

利用旱沙地种植西甜瓜是靖远县大芦乡中砂沟村大部分村民的种植习惯,也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种植西甜瓜每亩地的纯收入可达到3000元左右。

中砂沟村的赵忠汉家有6口人,却只有1亩水浇地。他的两个孩子都在上初中。近几年,他承包了别人的耕地,主要种植土豆和玉米。农闲时,他就在村子附近打零工。农业上微薄的收入加上打零工的收入也只能勉强应付家庭的日常开支。无论赵忠汉怎样“扑腾”,他家始终在贫困线上徘徊。

2015年,赵忠汉家被确定为***帮扶对象,乡上还为他家协调办理了***贷款。此前一直为缺少发展资金而苦恼的赵忠汉一下子有了发展信心。时下,他正在为自家拉沙子铺地的事儿忙活着。

大芦乡中砂沟村村长赵玉生告诉记者,他们村的贫困户共127户、594人。这些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基本上是因病、因学,或者缺少耕地、缺少发展资金。当前,村上的旱沙地总面积接近4000亩。2015年,贫户***贷款到位后,村上旱沙地总面积会明显增大,村民在农业上的收入会明显增加。

赵忠汉家只是大芦乡1128户贫困户中的普通一户,只是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得到扶持的普通农户。

靖远县大芦乡是一个半水半旱的纯农业乡,辖9个村56个社,有4766户20265人,总耕地面积6.8万亩,其中水浇地2.43万亩。该乡包括靖会工程灌区和沟塬干旱地区两大自然板块,其中大塬、刘沟、常塬、周湾及中砂沟5个村被列为全县贫困村,地处沟塬地区,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

2015年,大芦乡党委、政府按照市、县关于***精准脱贫的部署要求,把扶贫攻坚作为全乡中心工作和核心任务,紧紧围绕“兴产业、强基础、抓培训、增收入、惠民生、***奔小康”的思路重点,坚持重点、重心、重力向扶贫靠拢,人力、物力、财力向扶贫倾斜,集中精力啃“硬骨头”,坚定信心打“攻坚战”。

反复深入基层调研摸底

大芦乡把贫困户识别和建档立卡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2015年4月份开始,按照市县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乡上多次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安排***建档立卡等基础性工作。同时,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入户走访,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并建档立卡。

7月中旬,针对全乡贫困户建档立卡情况,大芦乡积极组织驻村帮扶工作队、联户干部对***建档立卡工作进行“回头看”,再次入户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最终,该乡确定贫困户1128户、4985人,其中5个贫困村确定贫困户520户、2319人,非贫困村的贫困户608户、2666人。

8月初,开展***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再次入户对接,对全乡所有精准帮扶户进行了社会救助、劳动力培训、教育信息管理、富民产业发展、卫生扶贫、农村饮水、农村危房改造、惠农政策等信息采集,并进行系统数据录入。

11月份,大芦乡顺利完成了第二轮大数据信息12种村表、13种户表的采集及数据录入工作,确保实现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为省、市、县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依据。

精心制定扶贫脱贫计划

通过入户摸底调查,大芦乡对辖下的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进行细致分析,研究制定了减贫当年计划、脱贫规划、奔小康规划以及到户脱贫计划台账,明确了减贫时间节点,分解了帮扶具体任务,细化了落实组织保障,翔实的提出了脱贫方向、措施、目标。

据乡上工作人员介绍,在***精准脱贫工作中,他们紧盯义务教育、住房、道路硬化、饮水安全、动力通电、互助资金、文化室建设、信息通讯、环境卫生、技能培训等减贫指标,主要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社会事业等方面狠下功夫,力争2016年中砂沟村脱贫,2017年常塬村脱贫,2018年刘沟村脱贫,2019年以后周湾和大塬两村脱贫,2020年全乡同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三项举措助推农民增收

为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大芦乡因地制宜,制定了三项务实举措:

措施一:抓特色产业、促农民增收。着眼于推进产业升级,坚持示范带动,重点突破。新发展塑料大棚300亩,全乡塑料大棚总面积达4500亩;示范种植优质苹果200亩,葡萄100亩,核桃300亩;扩大地膜早熟洋芋和旱地西甜瓜种植面积,全乡种植地膜早熟洋芋8000亩、旱沙地西甜瓜10000亩。积极争取县上转变草原畜牧产业方式项目,扶持发展阳泉、耿望、伏龙、天禾等13家规模养殖场,新增规模养羊户50多家;按照产业扶贫要求,选定治河苗木合作社为全乡贫困户脱贫致富龙头,向77户贫困户低价供应辣椒苗33.6万株,并随时提供种植技术服务。

措施二:抓技能培训、促劳务增收。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和组织劳务输转,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创收。已有150名贫困两后生参加了雨露计划培训,450名贫困农民参加了劳务技能培训,输转劳务工4500人,劳务创收达5000多万元。

措施三:抓贴息信贷,促投资增收。针对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积极成立村级扶贫互助协会,全乡村级互助协会全覆盖,互助资金总量达135万元。目前,乡政府协调为996户扶贫户办理***贷款,共计4980万元;其中为100户贫困户办理***财政担保贷款,共计500万元;为896户贫困户正在办理***联保贷款,共计4480万元;除五保户、70岁以上老人家庭无发展能力的贫困户之外,***专项贷款覆盖率基本达100%。协调办理牛羊蔬菜贷、妇女小额贷、双联惠农贷等贷款1300多万元。

力争项目改善基础条件

2015年,大芦乡积极争引相关项目,加大资金投入,有效改善全乡的基础发展条件。

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投资706万元硬化大芦、刘沟两村11.77公里道路,投资198万元硬化中砂沟村3.3公里道路,投资88万元硬化周湾、大塬两村2.2公里道路,投资280万元的建设改造刘沟、段窑两个危桥。

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投资560万元的城南沟土地开发及上水工程加紧实施,投资185万元的扶贫、财政项目渠道衬砌工程、25万元的大芦七社渠道衬砌工程和60万元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开工实施,全乡衬砌渠道30公里。

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投资60万元的庄口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正在顺利实施,投资48万元的小芦村亮化工程正在招标,积极动员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在珍珠沟水库西边面山建成泵房1座,高位水池3座,栽植文冠果300多亩。

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方面,投资240万元的大芦卫生院业务用房、40万元的农村固定放映点建设项目已竣工,投资120万元的庄口村初中食堂建设工程、投资120万元的庄口村新星小学教学楼翻建工程已开工建设,投资300多万元的大芦中心敬老院已经立项。

全面落实惠农政策

2015年,大芦乡重点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将低保动态调整指标和救灾救济、临时救助、医疗救助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目前,共清理不符合享受条件191户、380人,共发放低保、五保、医疗救助等保障救助资金559.4万元,农村粮食直补、农机补贴、退耕还林等支农惠农补贴1991.52万元,残疾人各项补贴31.2万元,救灾面粉150袋,确保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切实强化部署督查

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大芦乡成立了以副乡长为站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为副站长、4名乡干部为专干的扶贫与双联工作站。每个村成立了由“双联”单位主要领导任队长,包村领导、大学生村官为队员的驻村工作队,统筹协调和推进扶贫工作,把扶贫对象脱贫增收效果作为落实督查考核的主要内容,对扶贫工作全程监督,确保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大芦乡党委书记雷锡俭告诉记者,今后,在***精准脱贫工作中,乡上将坚持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以实施精准性扶贫为抓手,不断完善***思路,强化***措施,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金融资金支撑、民生服务保障上实现新突破,从政治的、全局的、现实的高度打好这场扶贫攻坚战。

新闻推荐

从洗碗工到金牌编剧——记从白银市靖远县东升乡走出去的影视达人马德林□本报记者刘文清

从17岁怀揣文学梦走出甘肃,到37岁以导演身份实现梦想回归,马德林用了20年。这20年,他吃过最不为人知的苦,也曾站到最闪耀的镁光...

靖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重”字上做文章 “力”字上下功夫——靖远县大芦乡***精准脱贫工作走笔 本报记者 黄武 文/图)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