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大棚里面取‘经\’去!”3月13日一大早,靖远县北湾镇富坪村的村民们奔走相告,相互簇拥着走向村头,准备乘车前往靖远蔬菜主产区学习蔬菜种植技术。
时值初春,寒意犹浓,靖远县东湾镇大坝村的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上却是一派热闹沸腾的场面,来自漳县、岷县灾后重建移民新村的村民们,迎着习习的寒风,早早乘车聚集到了基地上。
富坪村中寨组组长韩有珍介绍说:“听说县上的农业专家现场讲解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村民们积极报名,踊跃参加,今天来了110多个村民呢!大多数村民从来没有见过蔬菜日光温室,都充满了好奇。”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帮助移民村群众发展产业,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靖远县蔬菜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举办漳县、岷县移民蔬菜生产技能培训班,通过现场观摩、专家讲解、田间传授、现场示范等形式,为移民群众进行示范、动员和讲解,搭建了一个学技术、能增收、快致富的平台。
原住岷县中寨镇古城村村民丁想娥说:“以前,在大山里面种植中药材技术比较粗放,种植蔬菜是个技术活,得细心看、认真学,才能掌握。”
在大坝高科技农业示范区的大棚里,技术人员手握大喇叭,正在向前来参加培训的移民们深入、细致地分析讲解设施建造、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和方法,移民们争先恐后地挤向技术人员,生怕听不见讲解内容,掌握不了技术要领。丁想娥也不干落后,挤在了人群的最前面。
“田间培训,直观,好懂,终于弄明白了大棚蔬菜是怎么长出来的。谁承想,这种植蔬菜还有这么多的‘说头\’!”丁想娥带着满足的表情告诉记者。
为了提高培训实效,让群众尽快掌握蔬菜生产技术,该县采取田间培训的直观式教学模式,现场示范操作,手把手传授技术,不单是技术“硬灌”,还起到了打开心结、转变观念的效果,真正激发起移民群众想学技术、想脱贫、想致富信心和决心。
村民崔志珍自信满满地说:“只要感兴趣,用心学,没有学不会的。”在靖远县金阳光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地大棚内,崔志珍正在跟技术人员学习蔬菜苗木嫁接技术。苗木嫁接属于蔬菜生产技术中的“高、精、尖”技术,但看看崔志珍那熟练的手法,俨然成了蔬菜种植的“老手”了。
“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技术,每天还能挣70块的工钱哩!成为长期工后,发的就是计件工资。”崔志珍高兴地说。
靖远县把技能培训与劳务输转相结合,以移民群众为中心,以合作社为平台,以示范带动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移民村群众无处打工和当地蔬菜区用工荒的问题,矛盾的完美化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靖远县蔬菜局局长杨爱华告诉记者:“一方面,合作社把技术无偿地教给移民,帮助他们尽快发展蔬菜产业;另一方面,有效解决了合作社的用工荒问题,受训群众还能拿到工资,可谓一举多得。”
靖远县通过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直观式的培训模式,有效提高了移民群众的实践能力、生产能力、决策能力,让贫困群众掌握了致富技能,变成了脱贫致富的“明白人”,既解决了当前的生活困难问题,又为今后发展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靖远县将通过整合各部门的培训资金,给予参加培训的移民适当补贴,鼓励引导更多的农民掌握蔬菜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与此同时,积极协调做好移民村产业规划、惠农贷款发放等工作,尽快统一规划建设蔬菜日光温室,让移民群众早日享受到发展蔬菜产业带来的“实惠”,达到“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新闻推荐
靖远县供电公司(注册号:620421100001417)经股东会议决议拟于2016年3月31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已成立清算组,请债权人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45日内向本公司清算组申报债权。特此公告...
靖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