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靖远新闻 > 正文

只为此生永远长不大的“女儿”——靖远农民王学兰30年如一日照顾智障弃婴的故事本报记者 高莎莎 文/图

来源:白银日报 2016-05-05 08:19   https://www.yybnet.net/

靖远县平堡乡永新村二社有一位67岁的老人,名叫王学兰,她30年如一日照顾智障弃婴,呕心沥血地付出感动众人。

王学兰为女儿春莉洗脸

偶然相遇的“女儿”

67岁的王学兰膝下有3个儿子1个女儿,还有5个孙子。但说起30年前她拾捡弃婴的事迹,邻里乡亲人人知晓。如今已两鬓斑白的她,仍然为她当年的行为感到骄傲。

1985年4月25日,王学兰与一名弃婴“偶遇”。

当时,大儿子17岁,老二15岁,老三12岁,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在当地人看来,这个家庭并不富裕,夫妻俩满打满算才能维持生计,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学兰毅然决然做了这样一个决定:“我要把这个女婴抚养成人,我要她做我的女儿,即使砸锅卖铁。”

那一年,王学兰和丈夫冉希义一起走亲戚返家途中,四龙镇永兴村大路边一个小纸箱引起了王学兰的注意。走近箱子王学兰才看见里面有一个女婴,女婴旁边还有3包奶粉和一封书信。

细心的王学兰一眼就看到了孩子头上打吊针留下的6个针眼,这一切让王学兰夫妇隐约感觉到这孩子可能是得了什么难治的疾病被父母遗弃了。通过查阅书信得知,孩子的父母因为迫于生计,决定遗弃这个孩子。

“我当时看到孩子被冻得瑟瑟发抖,我的第一想法就是赶紧把孩子抱回家。”王学兰告诉记者。

那时的王学兰36岁。

生活的酸甜苦辣

自从把孩子抱回家以后,本来经济就捉襟见肘的王学兰家更是“雪上加霜”。孩子要吃奶粉,需要平时照看,王学兰经常一边背着孩子一边干农活。孩子越长越大,花销也越来越大。

那时的王学兰,虽然日子过得苦,但是因为突然间多了一个女儿而开心得不得了。夫妻俩给孩子取名冉春莉,是希望孩子以后能够顺顺利利。照顾孩子需要时间和精力,王学兰为了看护孩子,把家里大部分农活丢给了丈夫冉希义。而冉希义始终无怨无悔,因为这个孩子的出现,让家里的所有人都为之兴奋了好久。

但是好景不长,这样的开心一直延续到孩子两岁。“同龄的孩子都开口说话了,但是春莉始终不开口说话,不管你怎么引导,她的表情始终跟不上你的节奏。”王学兰告诉记者,那时她有些担心孩子的身体状况,但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这是孩子小时候营养不良导致的,再加上孩子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其他症状,所以就一直没太注意。

时间一天天地流逝,孩子一天天地长大。春莉6岁了,王学兰的侥幸心理最终被现实打败。无奈之下,王学兰变卖了家里准备过年的肥猪,凑足了路费把孩子带到兰州市肿瘤医院检查。

经过医生诊断,春莉患的是先天性脑障碍。诊断结果如晴天霹雳,一时让王学兰不知所措。

即使这样,王学兰依然没有放弃养育春莉的念头,一家人一直努力地、不厌其烦地帮助孩子开发“智力”。9岁那年,王学兰把孩子送到了当地幼儿园,她和丈夫轮流陪读,希望在孩子的世界里让春莉的智力发育有所好转,但理想终归是理想,事实却是春莉因为无法和别人沟通而被迫辍学。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19岁的春莉因为智力低下,吃饭不顾饥饱,得了严重的胃病,连续26天无休止的呕吐,让春莉气若游丝。

几经周折,王学兰夫妇把春莉送到了市第二人民医院,但因为孩子哭闹极不配合,医生已经放弃了为孩子做手术。最后,王学兰哭着祈求大夫并诉说了孩子的身世,所有医护人员被王学兰的行为感动不已,在众人的帮助下,完成了春莉的手术。

术后,按照医生的嘱托,女儿一天要喝8顿汤,每餐都有时间和量的控制。半个月之后,在王学兰的悉心照顾下,春莉身体一天天恢复了,但是王学兰夫妇却熬红了双眼,累垮了身体。

30年不懈坚守

1985年到2016年,30年让王学兰从目光从容到满眼憔悴,30年的时间让夫妇俩备尝辛苦。

今年31岁的冉春莉,一米五几的身材,不及幼童的智力。王学兰告诉记者,春莉到现在生活还是不能自理。

“每天下午5点多才起床,我们吃晚饭,人家才吃早饭,晚上9点多睡觉前还要再吃一顿夜宵。”30年来,不管自己在哪里,干什么,心从来没有离开过春莉,“有时候我出去了,时间稍微长一点,我就开始担心春莉,人家有没有闹腾,饿了没有。”王学兰说。

乡里乡亲都觉得春莉是个有福气的孩子。自从被王学兰夫妇捡回来,春莉不但丝毫没有受委屈,反而是一家人的心头肉。

“他的几个儿子都知道家里有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所以自己的孩子都是自个儿照看,王学兰都没有尽到做奶奶的职责。”王学兰的邻居告诉记者,大家刚开始得知春莉的情况,都劝王学兰要么送人,要么送福利院,但是王学兰说自己舍不得。

王学兰觉得,孙子自然有自己的父母疼,当然要多疼春莉。

“只要我有一口气在,我就要让春莉趴在我的枕头边。万一哪天我不在了,我曾委托儿子把她交给福利院照管,交给别人我不放心。”说起春莉的以后,王学兰难掩心中的悲痛之情。

两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记者临走时,春莉还在吃饭,这顿饭她已经吃了1个小时。

30年的坚守,给了王学兰苦痛与磨难,但王学兰对春莉的爱让她坚持了下来,没有放弃春莉。母爱是伟大的,母性是有光辉的,王学兰用自己30年的青春诠释了母亲这个角色,尽管30来岁的春莉还是如幼童一般,但她是幸福的,她有一个好母亲,把全部的爱给了她。

新闻推荐

靖远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供给侧改革

靖远讯(特约通讯员马振敦)近年来,靖远县坚持把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重要任务,深入实施“3341”项目建设工程,实施重点项目688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4...

靖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房振国摄影艺术2016-05-08 08:19
猜你喜欢:
评论:(只为此生永远长不大的“女儿”——靖远农民王学兰30年如一日照顾智障弃婴的故事本报记者 高莎莎 文/图)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