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庄俊康春节过后,蔬菜市场一点也不平静,“蒜你狠”、“向前葱”等纷纷来袭,就连平时甚为低调的大白菜、土豆等平价蔬菜也轮番上涨,困扰着百姓的“菜篮子”。与之相反,今年是菜农种菜以来行情最好的一年。
在蔬菜价格大起大落中,长年种植蔬菜的菜农开始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和方式,逐渐转向省工、风险相对小的蔬菜种植上来。
如今,在菜地里常年劳作的大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青壮年则不愿意留下来种菜,纷纷外出打工,将来蔬菜由谁来种让人担忧。
最好的一波行情
走进临洮县新添镇崖湾村,四周的农田里是一座座白色的塑料大棚,空地上是绿油油的叶菜。蔬菜把村庄包围在中间,到处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近年来,崖湾村声名鹊起,因为这里有个蔬菜批发市场,全国各地的菜商都云集这里。
目前,全村共种植各类蔬菜4680亩,种植户达1100户,占总户数的92%,人均从蔬菜中获得纯收入5600元,崖湾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
走进崖湾蔬菜批发市场,一辆辆货车将收来的蔬菜装车运往外地,这个市场旺季每天的蔬菜吞吐量达七八万斤,平常也有两三万斤。
“今年是崖湾村农民种菜以来行情最好的一年。”崖湾村党支部书记杨有义说,去年入冬以来,大葱批发价最高每斤达到了4.2元,今年韭菜最高时也达到了每斤4元。有一户农民四亩韭菜就收入10万元以上。
“菠菜每斤1.5元、蒜薹每斤3.5元,现在批发市场上除了大白菜以外,没有一块钱以下的蔬菜了。”蔬菜经销商们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
走进临洮腾胜蔬菜批发市场,从事蔬菜零售十多年的刘子荣像往常一样,开着三马子前来批发蔬菜。
车上已经装满了大葱、辣椒、蒜薹、西红柿等时令蔬菜。谈起菜价,刘子荣说,前几年,他批一车蔬菜成本也就700多元,现在要2000多元,增长了近3倍。
春节过后,全国蔬菜市场一点都不平静,“蒜你狠”、“向前葱”等纷纷来袭,就连平时甚为低调的大白菜、土豆等平价蔬菜也轮番上涨,困扰着百姓的“菜篮子”。
据商务部监测,36个大中城市中,一季度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7.9%,其中,受养殖周期、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鲜菜和猪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6.4%和27.9%。
甘肃省信息中心发布的《甘肃省蔬菜价格行情分析》显示,2011年至2015年,21种大众蔬菜批发价每公斤稳定保持在1.85元至3.82元,而今年这一价格跳涨至4.49元至5.84元。
“韭菜最贵的时候,城里拿低工资的干部也吃不起。”杨有义比划着说,一把韭菜批发价4元,到零售市场就变成了十块钱。蔬菜价格高了,自然会影响到老百姓的消费。
农民种菜也挑肥拣瘦
春节后的这一轮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天气因素影响。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春节后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了影响。同样,持续低温也对甘肃省蔬菜生长造成了一定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蔬菜是大市场大流通,气候资源是决定蔬菜产量的重要因素,低温、干旱都会影响产量和供给,从而引起菜价波动。
“今年啥品种卖得好了,都一窝蜂去种,卖得不好了,就没有人去碰。”杨有义还认为,农民跟风种植是导致菜价大起大落的原因之一。
在蔬菜价格大起大落中,长年种植蔬菜的菜农开始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和方式,逐渐转向省工、风险相对小的蔬菜种植上来。
大葱曾经是临洮县太石镇的主要种植蔬菜,高峰期面积达到了5000多亩,按照去年行情,农民应该赚得盆满钵溢。然而记者采访发现,这里的农民早已不种植大葱了。
“大葱种植既费工又辛苦,我们村基本退出了种植。”太石镇水泉村的张毅告诉记者,大葱种植9月份左右育苗,第二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挖沟定植,进入生长旺盛期,一般半月左右进行一次培土,到11月份和来年3、4月份才是收获的时候,需要三个年头。费工辛苦不说,还行情不稳定,2011年一斤一毛钱都无人问津。
水泉村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是理想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很适宜种植早春茬胡萝卜。近年来,水泉村不断调整种植结构,从最早种植大葱到后来探索出了胡萝卜套种大葱,如今已经摸索出了省工、省事的胡萝卜套种菠菜。
张毅说,胡萝卜商品性好,销路好,也好贮藏,亩产1.5万斤,去年底每斤价格在2元左右,一亩地收入3万元,加上菠菜收入,也赶上一亩大葱的效益了。
业内人士指出,从种植变化可以看出,如今的农民种菜也会“挑肥拣瘦”,什么品种省工、风险小、效益好就种植什么。
今后谁来种菜
“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种菜的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当中,崖湾蔬菜批发市场管理员崔治军最担心的是将来蔬菜谁来种。
杨有义直言不讳地说,青壮年喜欢外出打工的原因是,在大城市打工体面又见世面,工作比种菜要轻松,收入还稳定。
同样,在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大县靖远县,现在30岁以下种植大棚蔬菜的年轻人少之又少。年轻人要么外出打工,要么留下搞养殖,要么搞建筑跑运输,原因是种日光温室大棚蔬菜要起早贪黑,劳动强度大,收入不高风险大。由此,许多年轻人纷纷放弃这一行当,都是四五十岁的老人在坚守。
业内人士指出,蔬菜大棚种植由于要施用尿素、硫酸锓等速效化肥,以及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在棚内高温条件下会分解产生氨气、亚硝酸气体等,对人的身体有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温室大棚里棚温高、湿度大,劳动强度也大。在温室大棚里工作时间长了,容易得风湿类疾病,这也是年轻人不愿意留守在农村种菜的原因之一。
比起年轻人不愿意种菜,另一种隐忧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围绕蔬菜基地建起的一家家恒温库在不断侵占着蔬菜基地。如今,崖湾村蔬菜面积减少四分之一。
在省城兰州,以前雁滩大片耕地就是兰州市的蔬菜种植基地,如今这里被一座座高楼大厦永久性占领。
兰州大青山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办公室主任吴玉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兰州市70%到80%的蔬菜靠外地供应。其次,随着兰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来种菜卖菜的农民现在也要买菜吃。还有,兰州市流动人口逐年递增,这样蔬菜需求量越来越大,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另外,一些老、大蔬菜种植基地,由于常年大量施用化肥,导致耕地质量降低,产量下降,农民不得不退出蔬菜种植。
沿黄灌区丰富的水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引进的山东生产技术,让靖远发展成为甘肃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和西北地区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如今,在靖远县平堡乡、北湾镇以及白银区四龙镇等地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日光温室大棚中间,出现了很多撂荒和废弃的大棚。这些撂荒的日光温室大棚,主要是棚内设施老化,大棚经过多年的种植,土地单产下降,再加上蔬菜价格波动起伏大,在外出打工收入上升的情况下,引得许多人选择了弃种。
新闻推荐
连续四天,甘肃省普降小到中雨累计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清水县,达到62.4毫米
本报讯 (记者祁玉洁通讯员杨晓军)受较强冷空气影响,5月20日~23日,甘肃省普降小到中雨,河东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超过25毫米,累计雨量最大出现在天水市清水县丰望乡,达62.4毫米。 在此次降水过程中,陇南、...
靖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靖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