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靖远万亩旱砂西瓜种植基地,满山遍野的沙田瓜地一眼望不到边,数百瓜农正在田地里收秧清田,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近年来,靖远县把旱砂西瓜产业作为脱贫攻坚支柱产业来抓,按照“围绕特色建基地、重视科技扶龙头、打造品牌创市场”的思路,大力推动旱砂西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让“大西瓜”成为“大产业”,越来越多的农民依靠种植旱砂西瓜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抓特色建基地壮大规模化生产效益
日前,记者来到靖远县北滩镇芦沟村,正在瓜田里清理瓜蔓的西瓜种植大户张存海告诉记者:“今年,我新发展了100亩砂田,共种植了200亩硒砂瓜,现在所有西瓜销售一空,卖了近60万元哩!”
“靖远旱砂西瓜”因富含硒元素,又称“硒砂瓜”,由于个大瓤红、性凉甘甜、籽少汁多、耐储存、易运输等优点而得名,是盛夏的消暑佳品,深受各地客商的青睐。
近年来,靖远县依托境内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通过政策扶持、市场拉动、科技带动等有效手段,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对西瓜种植基地、销售经营户给予补助扶持,着力培育壮大旱砂西瓜种植基地规模。目前,已形成了北滩、五合、高湾三大核心种植区,种植区域遍布北滩、高湾、大芦、五合等8个乡镇41个行政村,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硒砂瓜50万吨,产值达到2.5亿元。
重科技扶龙头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为推进靖远旱砂西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今年县农牧局免费提供西瓜种苗100万株,其中嫁接苗木10万株,采取统一品种布局、集中育苗、规格种植、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措施,保证示范点生产技术达到标准化要求。
“种苗栽培的西瓜,病虫害少,成长周期短,比传统技术栽培的西瓜早上市15天左右呢。我今年种的20亩西瓜,卖了11万元,比去年增加了5万多元。”北滩镇芦沟村石沟社村民韦秉河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靖远县积极创新技术推广方法,加大新技术引进力度,突出抓好新技术消化吸收,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水平。该县将农业部门农技推广与西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全面对接,为种植户发放技术服务联系卡,确定专门农技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同时,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并聘请技术专家长期进行专业指导;利用12316农业服务热线、手机短信等平台传递农业信息,提高农技服务实效;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购销模式和“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推广机制,大力推广西瓜穴盘基质温室育苗、露底移栽、嫁接换根、注水补灌等新技术,提高西瓜种植水平,帮助种植户节本增效。
打品牌创市场走上特色产业富民之路
“由于‘靖远旱砂西瓜\’优越的自然条件、独特的栽培方式、产地环境富含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好品质造就了好效益。2016年‘靖远旱砂西瓜\’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更为我们瓜农打了一剂强心针。”种植大户高湾乡葛埫村瓜农曾玉峰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靖远县按照“以品质树形象、以健康聚人气、以展示育商机、以特色打品牌”的理念,积极疏通和拓展西瓜产供销体系,不断提升靖远旱砂西瓜影响力、知名度。同时,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等“三品一标”认证支持,增加瓜产业附加值,使旱砂西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该县获得无公害西瓜认证面积2万亩,“靖远旱砂西瓜”先后荣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产品”“第十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并与全国200多家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建立了通联关系,通过“万吨农产品”进京、农超对接、电商助推等模式,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及国外市场。
新闻推荐
靖远讯近日,靖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全体民警集中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和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活动。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大队利用晚上时间,以集...
靖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