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乡坝滩村大枣基地
□张文龙杜鹏飞
推进精准脱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
靖远县石门乡位于靖远县西北部,地处偏远,自然地理条件艰苦,全乡山大沟深,梁峁遍布,沟壑交错。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是阻碍全乡脱贫致富的拦路虎,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
由果寻因找问题夯实脱贫“桥头堡”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让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最终判断我国是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经统计,石门乡1387户贫困人口中:因学致贫390户,占28.1%;缺技术366户,占26.4%;因病致贫190户,占13.7%;缺资金175户,占12.6%;缺土地90户,占6.5%,是全乡排前五位的主要致贫原因。
看病就医、改善住房、供读学生和因婚支出在贫困户家庭主要支出中分列前四位。
全乡贫困户面积大、人口多,究其致贫原因: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贫困人口综合素质较低;特色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石门乡境内地方名优特产较多,哈思梨、小口大枣、羔羊肉质优物美,大枣、羔羊也是石门乡两大特色支柱产业。但大枣、羔羊等特色产业品牌度不够,“大枣增产不增收,羔羊质优价不优”,缺少提升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带动群众优化品种、进行深加工、特色产业难以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从而使特色产品的品质优势形不成经济优势。加之,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存环境的严酷是导致其大面积致贫的关键因素。
面对贫困难题,石门乡坚持把***、精准脱贫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攻方向,紧盯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因地制宜,将全乡分为“两大板块”分类发展,在裴堡、路庄、老崖、二合、硝水5个干旱山区村实施整村易地移民搬迁,在石门、小口、茨滩、坝滩、安韦5个沿黄灌区村大力发展种养殖和劳务等特色产业,因村选产业、因户定项目,切实做到“六个精准”,确保了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的目标。
以人为本谋出路建强脱贫“排头兵”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要找准扶贫的路子,就必须在号准“贫脉”上多下功夫。
“贫困人口进出识别流程图、脱贫攻坚组织保障图、贫困人口分布图、致贫原因统计图、贫困人口进出动态图、脱贫目标任务图、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图”等全乡9个贫困村和1个非贫困村的“村级7张图”让全乡扶贫干部把任务明在心里,看在眼里,落到实处。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石门乡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2790元提高到2015年的4768元,提高了1978元,年均增长率为14.4%,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都得到了增强提升。
以点带面抓重点打牢扶贫“主阵地”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
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石门乡共实施各类建设项目36个,总投资 3670.37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全乡的基础设施条件。让全乡在道路交通、人饮工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产业发展方面,发放各类惠农贷款2829.5万元,助推大枣、枸杞、羔羊等特色产业发展,全乡大枣面积已达到1.4万亩,枸杞面积达到1400亩,羊养殖规模达到8.4万只。
如今,再次走进石门乡,问起村里老人生活的变化。石门村李大爷告诉记者一行,全乡有中心幼儿园和村属幼儿园3所,孙子上学环境更好了。石门、小口、茨滩、坝滩4个村现在都有了卫生室,村里人有个头疼感冒也不用过去的土办法和硬撑着了,找个村卫生室三天两晌病就去了。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全覆盖,广场舞、农村戏台多了,村里文化活动多了,综合文化服务广场、老人互助院等都为我们这些老人找到了活动的新场所,而且现在新农合和养老保险更普及了,我如今每月还能领养老保险呢。说到兴奋处,李大爷竖起大拇,脸上笑开花……
常思群众疾苦,善谋致富之策,号准“贫脉”、开对“药方”、拔掉“穷根”的石门乡党委、政府正在引导和支持所有人依靠自己的双手,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劲头,让人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付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石门乡***、脱贫的步伐只是***和双联行动的一处缩影,但终究有一天它会成为中国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面镜子和一杆旗帜!
新闻推荐
——甘肃省创先争优活动综述本报记者 朱 婕转身回眸,两年半的时间如一条清晰的轨道。全省7.8万个基层党组...
靖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靖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