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主李彦荣(左)为拾金不昧的姚朝利送来锦旗
华商报讯(记者 张莉)4月3日,一份迟到的感谢信张贴到了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门口。原来2个月前,博物馆员工姚朝利捡到一个箱子,里面有两万元现金和价值一千多元的年货。她及时报警还给失主,失主想表示感谢,但姚朝利却迟迟不肯接受。2个月后,失主还是送来了迟到的感谢信和锦旗。
2月2日,凤翔县农民曹永奎将置办的年货和准备过年的钱一起装进箱子,托侄子用货车捎回家,没想半路上被侄子不慎遗失。“我原来以为只是年货,没想到我姑父说还有两万多块钱,我一下子懵了。”曹永奎的侄子李彦荣说,箱子是他丢的,他一下子觉得对不起姑父,当天找了好长时间没找到,无奈之下报了警。没想到一报警,民警核实后就将东西还给他了。
原来,当日姚朝利和丈夫从凤翔县城回家,走到凤翔氮肥厂附近,捡到一箱货物,里面不仅有食品和衣物,还有21600元现金。想到失主丢了钱这个年肯定不好过,她赶紧拨打了110,将货物和现金交给凤翔县公安局石家营派出所。
钱找到了,也化解了曹永奎和李彦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感动之余,曹永奎要重金酬谢,可是姚朝利不愿接受。无奈曹永奎只好写了感谢信、制作了锦旗,几次要送到博物馆,都被姚朝利拦下了。姚朝利说,这就是一件普通的事,没必要大肆宣扬。直到4月3日,事情整整过去了2个月,失主曹永奎和侄子李彦荣还是执意把感谢信送来了。他说,姚朝利的这种善举和美德不能被埋没,必须要弘扬,必须要让她的单位知道,让她的领导和同事们知道本单位有一位品德高尚的职工。
姚朝利家住宝鸡凤翔县南指挥镇南指挥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2012年招聘到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工作,担任票务组组长一职。平时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物欲横流方显赤子本色,那一刻,她俯下身去拾起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昂首送还的是一颗至纯至美的心!”先秦陵园博物馆直到2个月后才知道这件拾金不昧的事情,博物馆还专门在单位上下对她进行了表扬。
新闻推荐
6月7日下午,在宝鸡市渭滨中学考点,考生们走出考场华商报记者 张欣 摄...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