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凤翔新闻 > 正文

苏轼:修湖作诗勤政爱民

来源:宝鸡日报 2018-04-04 14:17   https://www.yybnet.net/

◎芮晓枫

凤翔是一块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苏轼更是为这座名城镌刻下了千古烙印。

宋仁宗嘉祐六年 (1061年 ),时年二十四岁的苏轼通过制科御试,以大理寺评事赴任凤翔府签书判官,迈开了仕途的第一步。在凤翔任上,他改革衙前役制度,使衙前可自择水工,按时令“编木筏竹”,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他查决讼案、赈济灾荒,为百姓除害;他倡导发展酒业,扩大规模,让百姓从中获得实惠;他主张治国要先定计划而后实施,常写诗作文,为百姓请谏。苏轼刚直敢为的性格和勤政爱民的情怀,被百姓誉为“苏贤良”,成为后世为官者学习的楷模。

从一个南方书生,到北方黄土地上的仕者,苏轼在凤翔完成了其华丽转身,也为其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著名的“三记一论”,即《凤鸣驿记》《凌虚台记》《喜雨亭记》《思治论》,以及《凤翔八观》《石鼓歌》《太白山早行》《王维吴道子画》等 180余篇诗文都成于凤翔,他的文风和学风,极大地影响和激励了凤翔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

作为美食家的苏轼,凤翔有其舌尖上的经典记忆。他在品尝了雍城豆花泡馍后啧啧称赞,套用当地俗语夸道:东湖柳,姑娘手,金玉琼浆难舍口,妙景、巧人、佳味,实乃三绝也!民间相传,现在凤翔端午吃粽子、抹雄黄酒、挂艾草等习俗都是由苏轼引入的。他还指导百姓将扁豆研磨熬制成凉粉,切成条状配以盐醋椒等佐料凉拌,创造了口感爽滑、清凉解暑的小吃“东坡凉粉”,流传至今。

苏轼在凤翔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完成了一生首个大手笔之作,那就是兴修东湖。他倡导扩建古饮凤池,种莲植柳,建亭修桥。因其距府城东门只有二三十步远,遂改名东湖。凤翔东湖比后来他所主持修建的杭州西湖还要早三十年左右。如今,东湖有景点二十余处,湖面八万多平方米,集亭、台、楼、阁、桥、堂、轩、榭等宋代建筑精华于一处,堪称北方古典园林的代表。

苏轼虽已远去千年,但凤翔人从未忘记他。近年来,凤翔先后召开了全国性的苏轼文化研讨会,出版了《苏轼凤翔研究论文集》《苏轼凤翔诗文集》《苏轼凤翔诗文赏析》及小说《苏轼在凤翔》、剧本《苏轼平冤》等。同时,依托千年园林东湖景区资源优势,规划实施了大东湖景区建设,将原有的东湖景区和新建的饮凤苑湿地公园、雍城湖水利风景区、六营泥塑村连为一片,打造新的城市功能区和凤翔首个 5A级景区,使苏轼文化成为促进凤翔旅游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美哉东湖柳,永远的苏东坡!

新闻推荐

凤翔县 梧桐枝繁迎凤栖

凤翔县,一座以凤飞翔舞而远近闻名的美丽生态文化名城,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以其独特的发展姿态为世人所识,被誉为西凤酒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三次荣获陕西“十强县”称号,连续十年荣获中国最...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大美凤翔欢迎您2018-04-03 14:40
猜你喜欢:
西府海棠□朱文杰2018-03-29 06:22
评论:(苏轼:修湖作诗勤政爱民)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