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板桥乡小学 邱军
翻开初中语文课本,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文言文的比例占了三分之一,所选诗文皆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篇,它们更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上最闪耀的明珠。学好这些选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言知识的素养,同时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非凡的意义。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文言文的教学也就显得异常重要,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枯燥的文言文感兴趣并且愿意学好它们呢?笔者通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略有收获,愿与大家共勉。本文将具体结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蒲松龄的《狼》进行说明。
一、从背景入手,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很多老师都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老师教学效果起很大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后,才能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潜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就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在首要位置。但是在文言文中,几乎遍布全篇的之、乎、者、也、亦、已、焉、哉,在很少接触古文的初中生眼里,学起来如同嚼蜡,难以下咽,要想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那确实是难上加难,学生理解起来也确实不易。
所以, 我在教学每一篇文言课文前,总喜欢讲一些关于作者或有关写作背景的小故事,让学生们对这篇课文充满渴求的心态,甚至留下一些悬念,让孩子们在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例如在上《狼》这篇课文时,我先给孩子们讲了有关蒲松龄与他的聊斋的故事,接着把《聊斋志异》推荐给大家,让同学们记住书名的含义和书中大体记述的内容,目的是让孩子们对本文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想知道本文又“异”在何处。 然后给孩子们多留一点空间和时间, 结合练习册和参考书让他们自主预习,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想知道而不得的问题, 在下节课与大家一起探讨。我一直相信带着浓厚的兴趣去预习课文,我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重视朗读,提升学生语感素养
从历届中考、 高考的试卷中来看,文言文占有很大的比例, 并且其中一篇必定是出自课文中的选段, 所以要求背诵课文成了学生必不可少的作业, 这也就成了每个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头疼的问题之一。那么,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就只有在朗读中来解决这个问题了。首先,学生自读课文,将句子读通、读顺,解决最简单的字音问题。接下来,老师范读,在范读中务必要求精准,包括每个字词的读音、重音、节奏的把握都要到位。因为给学生范读的目的就是给学生解决他们在朗读中遇到的困惑。 在遇到比较特别的句子时还要重点突出强调。 比如在范读《狼》这篇课文时,其中一句“其一犬坐于前”,很多学生读的时候最容易断句成“其一犬/坐于前”,而实际上正确的应该是“其一/犬坐/于前”,这样在后面理解句子含义的时候,就简单了。此时也可以从句子的含义上进行讲解为什么会这样断。只有断好了句,才能为背诵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让学生泛读,逐句记忆,把握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连句成篇,最后达到记忆全篇的目的, 全面提升学生们的语感素养。
三、活跃课堂,改进文言文翻译
回忆初中的我学习文言文,就是先由老师翻译过来,然后自己用笔写下密密麻麻的笔记,最后进行背诵,回忆起来至今仍然让人头疼。 现在学生基本都有资料书,甚至比老师的都要齐全,我想这一环节就由学生自己来做, 这样既省时又省事。先让同学们自己按照课文注释和参考书的讲解进行独自翻译,留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分小组讨论和交流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例如可以每四个人一组,共同理解课文,这样就可以解决学生的资料书由于出版方不一,可能会有不同的注解的问题。最后老师再将重点字词拿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以及作者写作态度等,穿插一些人物设想(如蒲松龄在《狼》中没有写到“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结果会是怎样?如果屠户又没有 “转视积薪后”, 又会怎样?)会让学生增添更多的学习兴趣。
四、精化结束语,让精彩的文言教学余音绕梁
曾有人说“结束语就好比这台戏的一幕压台戏”, 可见结束语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作用。它所用的时间不长,往往只要一两分钟,如果我们精心设计,运用得法,对于文言教学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学生在此意境中所学知识也会记忆深刻,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在上《狼》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结束的“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太棒了,让人身临其境。我仿佛看到屠夫遇狼时的惊恐,慌乱,一筹莫展;又好像看到狼紧追不舍、步步紧逼的贪婪,看到狼轮流吃骨、假寐诱敌的狡诈;又仿佛看到屠夫机智果敢,勇于与狼作顽强的斗争以及胜利后的骄傲自豪。可是,狼再聪明也敌不过万物之灵的人啊!因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五、适时复习,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适时复习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记忆。至于如何记忆,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策略。比如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度、适当的练习,每周拿出三节左右的课时,用来专门记忆老师重点强调的内容,这样既抓住了重点,还为学生复习省下了时间。当然还可以让同学们用笔,在自己觉得有趣、有用、有疑问之处,随手打上记号。在空白的地方写上感想、联想,也能加深理解,帮助记忆。也可以像准备考试那样,用红、黄色铅笔画上底线,进行有区别的记忆,这样同样有很好的效果。
当然,文言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常言道“教无定法”,它也只是语文教学王国中一朵曼妙的奇葩。让学生学好它们,我们老师的正确适当的教法也非常重要。既然我们选择了教授语文的道路,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在行进的路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丹)记者昨日从仪陇县交通运输局获悉,近年来仪陇县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建设安保设施,截至今年6月底,县内共设置省、县、乡、村公路示警墩8500个,标志牌、警示牌6980块,波形护栏937公里,仪陇...
陇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