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陇县新闻 > 正文

一个山区县的教育崛起之路 ——陇县教育发展改革纪实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5-09-03 09:19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陇县成功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这是该县继去年摘取全省“双高双普”达标县桂冠后,兴办人民满意教育事业跨越的又一个里程碑。

一个昔日教育落后的山区县,缘何近三年来教育质量节节攀升?又是什么让一个财政穷县,一次次刷新教育事业新纪录,走出了一条山区教育的崛起之路?正如县委书记杜长生所言:抓教育就是拔穷根、抓民生,就是抓发展、抓竞争力、抓未来。我们要通过持续用力,推动陇县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实现陇县教育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改善办学条件让城乡学校一样美

“以前碰上下雨天,操场就成了一片烂泥,全校的体育课都要取消。自从操场硬化软化后,一到下课我和同学就在新操场上跑跑跳跳做游戏,可开心了。”在李家河中心小学采访时,同学们争相夸赞学校的新变化。如今在陇县,无论你身处县城还是农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建筑最漂亮、环境最优美的就是学校,城乡学校几乎没有差别,一样的美丽。

陇县地处山区,过去村村办校。要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就必须在改善办学条件上下功夫。为此,该县针对全县农村学校规模小、布局不合理、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实际,开始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由整合前的180多所调整为目前的79所,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做大学校规模、调优布局、调全功能、做美环境。

“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面对困难,县委、县政府树立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积极疏通政府投入主渠道,拓展民间投资多渠道。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4.93亿多元,实施了校舍安全工程、教育信息化、告别土操场行动、寄宿制学校建设、生活设施改造等一系列工程,新装配中小学实验室、音乐舞蹈室、书法美术室、计算机教室等各类功能部室617个;添置各类实验仪器、体音美卫器材、教具37万台(件);新建电子备课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398个;硬化、软化操场和户外活动场地91个,全县学校操场硬化率100%,软化率46%,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基础设施条件。同时,陇县还将“全面改薄”和“培优扶弱”相结合,重点对45所薄弱校进行改造和硬件提升。

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该县精细化实施“蛋奶工程”和“营养改善计划”,先后投资3203万元,对全县所有学校学生餐厅进行了改扩建,并配备了消毒柜、留样柜等设备;投资500万元,建成学生营养餐配送中心,集中配送早餐和午餐,惠及74个学校学生18721人,保证了贫困偏远地区每名学生在成长路上不掉队,享受更加优越的教育条件。为了让务工随迁子女、贫困家庭子女人人有学上、上好学,县上建起随迁子女就学财政保障体系、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把义务教育阶段1569名务工随迁子女和8951名留守儿童全部纳入政策补助行列,与本地学生同标准、同待遇。

“陇县的义务教育发展均衡程度与过去相比,完全可用‘跨越\’一词来形容。”在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座谈会上,县长赵甲宏说,陇县教育的均衡不是“水落石出”,而是“水涨船高”,实现均衡的方法不是降低城镇学校、优质学校的档次,而是提高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水平,实现更高层次的均衡。

加强师资建设让城乡教师一样优

均衡城乡教师资源,大力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近年来,陇县采用“对口交流,团队帮扶”为主、轮岗支教为辅两种模式,按照“一年完成一个交流目标,一年解决一个重点问题”的策略,在全县中小学推行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采取中学教师进小学、城区教师进偏远农村、中心校教师进普小的“三进”办法,每年有序组织开展城镇教师赴农村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2011年至今,已有512名校长和教师参与了交流工作,其中校长交流51人次,县级教师交流221人次,镇级教师交流240人次,有效解决了农村薄弱校师资欠缺和教师专业不对口问题,促进了教育均衡,优化了师资配置,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

当然,除了政策上向农村学校倾斜,奖励津贴也向农村教师倾斜。2012年陇县在全市独家设立“陇县百万元教育品牌奖励基金”,坚持每年奖励名师、名校,鼓励学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激励学生特长发展。三年来,共发放奖励资金370万元,奖励名校15个、名师10名、学科质量优秀教师540余名。除了名优教师奖补之外,从今年起,陇县建立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山区老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的关键。为此,该县还从提高教师队伍的战斗力做起,通过目标激励、名师引领、骨干带动、专业培训等方式,努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名师队伍,全面实行教师学习培训奖惩制度。近五年来,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有骨干教师1005名,其中省级教学能手9名、市级教学能手等62名、县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等334名。这些人才分布在全县城乡中小学的各个教育岗位,正成为全县教育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引领着陇县教育大踏步的挺进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推进特色办学让城乡教育一样好

近年来,该县积极引导学校之间特色发展,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先后在全县中小学掀起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四节”活动,实施“美丽校园”创建工程,努力建设书香校园、艺术校园、活力校园、绿色校园,着力打造“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实现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同时,全面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积极实施“多彩课间、精彩童年”活动,依托乡村少年宫、学生社团、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发掘潜力,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形成“规模+特色”的学校亮点。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成立711个学生社团,有20142名学生参加活动,占学生总数80%。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共获国家级奖励7项、省级奖37项、市级奖148项。体育工作走在宝鸡市前列,涌现出省市级体育传统校21所,历届传统项目比赛均获佳绩。市十运会成人组金牌总数位列全市第一。陇县籍运动员张欢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赛艇项目中获得冠军。

同时,通过组建市、县、校“三级教改联盟”,建立了10个课改合作共同体,实施星级带动战略,探索构建了“135”自主学习模式,合力解决制约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推进的瓶颈问题。通过市带县、县带校,联盟共研,成果共享,共同促进实验工作深入开展。现已建成市级五星级实验校2所、四星级1所,三星级6所。全县有79所义务教育学校的710个教学班推行高效课堂,推行高效课堂班级数占义务教育学校总班数的100%。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有科研课题563个,其中国家级课题14个、省级课题24个、市级课题30个、县级及校本课题435个,参与校本课题科研的教职工总数186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100%。

先进理念与科学方法的完美组合,使陇县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高考二本上线率连续四年居全市前列,中考成绩连续三年列九县之首。今年,全县高考二本上线938人,上线率47.88%,一本、二本上线率均居全市县区第三。

新起点,新实践,教育改革,为今天的陇县教育带来生机无限。新目标,新希望,教育改革,正助力明天的陇县教育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梁会平

新闻推荐

真帮实扶助脱贫 省国税局驻陇县胡家庄村扶贫纪实

四月的陇州大地,花红柳绿,一派生机。连日来,对于陇县东风镇胡家庄村贫困户胡巨才来说,可谓喜事连连:多年不“育”的5.5亩苹果花蕾朵朵,一箱箱土蜂正在酿造甜蜜的生活,更令他欣喜的是移民搬迁工程一天一...

陇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山区县的教育崛起之路 ——陇县教育发展改革纪实)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