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陇县新闻 > 正文

看现代农业的宝鸡样本■ 本报记者 郑晔

来源:宝鸡日报 2018-03-02 21:44   https://www.yybnet.net/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一年来,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宝鸡市不断调整农业结构,补充产业短板,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品牌,走出了一条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路子。

1人管理 7万只鸡——

科技含量大升级

一个人加一台电脑,就可以管理 7万多只鸡!这令人惊叹的现代农业场景,是记者 2月 27日在茹氏禽业养鸡场看到的。

茹氏禽业是 2016年 5月搬迁到岐山县蔡家坡镇塬星村的。为了企业转型升级,总经理茹红军大胆决策,投资近千万元,引进了西北唯一、国内最先进的两条全自动养鸡设备,实现了电脑环控、远程管理、自动收蛋、自动饲喂、自动清粪等。

就拿喂食来说,每个鸡舍外都有料塔,饲料输送进去之后,启动电钮就能自动投放; 12分钟,传输带就把饲料送到四层鸡舍每只鸡的嘴边,不仅快速而且安全。在大型养鸡场,收鸡蛋是个体力活,工人需要每天重复单一动作,十分辛苦。而在这个养鸡场,每天收 3吨鸡蛋,只需要5个小时,效率提高了好几倍。鸡粪不仅污染环境,也容易滋生病菌,茹氏禽业每天产生 7吨鸡粪,清理时,按一下电钮,鸡粪便可在 20分钟内自动从鸡笼下面的传送带输送到车上,整个过程人不沾粪,粪不落地。这些鸡粪作为上好的有机肥,供应给周边的果园,很受欢迎。

如今,养鸡场除了在收蛋环节雇了 6名工人之外,基本实现了一人管理、全程自动化。农业科技的运用,使茹氏禽业摆脱了传统发展的桎梏,实现了绿色健康发展。

茹氏禽业是宝鸡市农业产业运用科技带动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陇县,“生态乳都”的建设,让奶山羊养殖的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挤奶全都用上了“机械手”,奶产品直接进入管道,杜绝和外界接触,不仅确保了奶品质量,也彻底告别了过去人工挤奶、散户交奶的落后生产方式。在飞鹤、和氏两户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陇县奶山羊已经达到 12万只,陇县建成“百亿生态乳都、世界羊乳名城”的目标指日可待。

30分钟从地头到餐桌——

三产融合提效益

从大年初一开始,位于陈仓区的陕西绿丰源现代农业园区就天天游客爆满,市民在这里可以采摘草莓、钓鱼、看演艺等。特别是园区的生态餐厅里,土鸡、各色蔬菜、鸡蛋都是园区自产,成就了餐桌上天然和绿色的美食。

绿丰源现代农业园区占地上千亩,是宝鸡市一家省级农业园区,平均每天生产蔬菜 10余吨。以前,园区虽然规模不小,但由于蔬菜属于薄利行业,只能从批发商那里赚差价,常常入不敷出,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

为了寻求突破和发展,在省、市、区农业部门的帮扶引导下,绿丰源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把单一种菜变为以蔬菜为主、水果为辅。通过蔬果结合模式,解决了长期困扰园区的生产过剩问题,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吸引来大量采摘游客,给企业带来了新的营利点。

2016年起,绿丰源又建成生态餐厅,建起了养鸡场、鱼塘,请来周边自乐班,给前来采摘、就餐的游客表演节目,充分挖掘园区潜力。据总经理刘玎涛介绍,在生态餐厅,客人吃的蔬菜,从采摘到餐桌,有些不足半个小时。市民在园区既能感受田园生活,又能吃到绿色健康食品,非常惬意。

通过挖掘新的营利点,绿丰源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基本实现了“从菜地到餐桌”的大贯通,年销售收入超过 6000万元。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宝鸡市把农业园区作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经营创新的重要抓手,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广全产业链、三产融合经营模式,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使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截至 2017年底,全市一村一品示范点达到 12个,累计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 1955个,从业人数 3.17万人,年接待游客 2267万人次,经营收入达27.3亿元,从业农民年均劳动报酬20135元,走出了一条有宝鸡特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

13吨猕猴桃首入北美市场——

产业调整力度大

“眉县猕猴桃,酸甜刚刚好。”近年来,眉县猕猴桃在国内外果品市场频频亮相。在 2017年世界猕猴桃大会上,国内外 82家果品企业为眉县猕猴桃的品质所“倾倒”,现场成交额达 6253万元。去年底,13.4吨眉县猕猴桃通过层层检疫,首次出口到加拿大,实现了宝鸡水果出口北美高端市场零的突破。

调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实现土地利润的最大化,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简单地说,就是在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上提质增效,提升“亩产量”;而在经济作物的发展上,注重品牌,提高“含金量”,增加农民收入。

围绕经济作物提质增效目标,宝鸡市建立小麦绿色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 22个,面积达到 42.8万亩,在凤翔、千阳、麟游建成小麦玉米一体化、山旱地小麦和地膜玉米绿色高产万亩示范片 2个,打造绿色增产样板;同时,积极推动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成效显著。据测算,高产示范片小麦平均亩产 563.6公斤,玉米平均亩产 576.8公斤。

围绕经济作物品质优化,近年来,宝鸡市建成千阳、扶风等 7个省级苹果基地县,认证绿色苹果基地23.3万亩,有机果品 8117亩,全市矮化苹果面积发展到 98万亩,优果率达 90%以上。建成猕猴桃园区9个,猕猴桃主产区农民人均收入超过 8000元,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小蜜蜂、大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宝鸡市蜂产业发展后来居上,截至 2017年底,全市蜜蜂存栏 18.5万群,年加工蜂产品能力达 2万多吨,宝鸡市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蜂产品集散地和全国蜂产品指导价格形成地。

如今,“宝鸡苹果”“陇州核桃”“眉县猕猴桃”“宝鸡蜂蜜”“太白甘蓝”5个品牌获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为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注入 了强劲动力。

以科技武装农业,以绿色引领发展,以产业调整提升水平,相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道路上,宝鸡农业将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新闻推荐

华力集市:公益摊位助力***

本报讯近日,很多人在华力集市看到,有一个卖牛羊肉的摊位上写着“陇县天成镇老虎沟牛羊肉宝鸡直销点***公益摊位”的字样(见上图)。原来,这是华力集市助力***,设置的免费公益摊位,卖的肉相当一...

陇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看现代农业的宝鸡样本■ 本报记者 郑晔)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