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眉县新闻 > 正文

眉县一老人养牛13年,还清儿子生前欠的18万有债主说不用还了,可他不想让人戳脊梁骨还了娃的债也是给娃个交代

来源:华商报 2013-11-20 18:41   https://www.yybnet.net/

有债主给眉县严家庄老严捎话,“按老规矩,人死债入土,欠的钱就算了”老严说,债主虽这么说,但还不了这个债,自己一辈子就在村里抬不起头

眉县老严,地道农民。老年丧子,他毅然接过儿子的重债,和老伴一起,起早贪黑,流汗流血,养牛攒钱,硬是在13年里,还清了18万元欠债。“挺难的,但再难也得还债,我不想让人戳脊梁骨。”老严是个实诚人,讲信义,是个真汉子。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儿不在了,债我来还。”眉县村民老严拍着胸脯承诺。儿子借亲友18万元买了一辆大货车,开车上路才8个月,因车祸不幸身亡,为让债主放心,老严承诺,儿子欠下的钱,他来还。从此他和老伴起早贪黑养奶牛,攒一些钱,还一点债,辛苦13年,终在今年9月还清11名债主共计18万元的债。

老严眼中的债务:没欠条都记心里

老严叫严平安,今年69岁,住在眉县横渠镇严家庄。

在一座座小楼房中间,一处青砖老瓦破旧斑驳的老房子便是老严的家。家中除了一台旧电视,再无其他像样的家具,几床旧棉被和一个漆皮脱落的木箱透着几分寒酸,客厅和卧室里还是10多年前的泥土地面。

昨日,在老严家门前,记者和老严以及几位乡邻拉起了家常。老严坐的马扎上面的皮带布满了白色、黑色的针线。

老严说,13年来,为了还债,他和老伴省吃俭用,一件新衣服也舍不得买,都是女儿逢年过节带几件衣裳,更没有精力收拾房子。如今欠的钱还完了,无债一身轻,他也打算攒些钱,收拾收拾老房子。提起为儿还债,老严咽了一口唾沫,说:“挺难的,但再难也得还债,我不想让人戳脊梁骨。”

“娃他叔家3万、他姑家3万、邻居他社雄爷家1万……”老严说,虽然儿子借钱时没一个债主让打借条,但他心里有本账,做梦都想把欠下的钱还完。老严有两个儿子,2000年,大儿子东挪西凑,共向11位亲友借了18万元买了一辆大货车,本想着跑车致富,不承想上路才8个月,在广州与一辆刹车失灵的大货车迎面相撞,大儿子也在车祸中不幸身亡。广州交警部门认定对方负主要责任,赔偿8.5万元,随后他五下广州讨要赔偿,对方却百般抵赖,最终只讨回了4000元。雪上加霜的是,大儿媳又带着年仅 5岁的孙子悄悄离家,至今未回。老严说,他当时想死的心都有了。

吃苦受累还债路:被牛角戳破过肚脐眼

18万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咋还?老严日夜都在思量。有些债主给他捎话,“按老规矩,人死债入土,欠的钱就算了!”老严说,债主虽这么说,但自己明白,还不了这个债,他一辈子就在村里抬不起头。

2001年,一位亲戚建议他养奶牛,并借给他6000元做本钱。很快,他牵着一头小牛犊回到家里。由于小儿子日子不景气,他不想让小儿子背债务,便给小儿子分了家,把地全分给了小儿子。他和老伴相依为命,开始挣钱还债。

每天老两口凌晨四五点就爬出被窝,割草、喂牛、打扫牛圈。有一次牛犊吃积食了,他和老伴蹲在牛圈,彻夜按摩牛腹。辛苦一年,牛犊终于长大产奶,一天能产50斤奶,一斤奶一元钱。2004年老严又借钱买了3头牛犊,最多的时候养了8头牛。欢腾的奶牛,给了老两口还债的希望,同时,也加重了他们的苦累。经常割草划破手掌,挤完奶直不起腰。2004年的一天,他和老伴正在打扫牛圈,一头奶牛突然向他俩冲来,牛角戳破了他的肚脐眼,也戳破了老伴的胸部,缝了17针。

“谁家急,就先给谁家还一些。”老严说,他最先还的一笔钱,是2005年。最多的一笔4万元债是今年初还清的。最少的一笔钱,也是最后一笔钱,是欠一位亲戚剩下的1000元。还了这笔钱,18万元债务,历时13年终于还完。“无论是当初借钱,还是后来还钱,没有借条,也没有收条,凭的就是信义。”

乡邻眼中的老严:实诚有威望

老严家对门的冯大妈说,老严儿子借了她家2万元,出事后,老严说:“我儿不在了,债我来还,你们别担心。”他们了解老严,从来都是言出必行,“前几年就把我们的钱还清了。这人实诚得很,牛奶从来不掺水,村里人都爱订他家的牛奶。”

记者随后又联系几位债主,均表示老严已经还清了欠他们的钱。提起老严,都说:“他现在要借钱,我照样愿意,也不用打借条。”该村一位姓严的大爷说,老严在严家庄算是比较有威望的人,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几乎都请老严主事。人也有本事,儿子出事前,就种植苹果,带领村民挣钱,他家就是在老严的带领下种苹果致富的。“虽然是他娃借钱,但还不是看在老严的面上?要是老严没有相当的‘为做\’(方言,威望),那个时候在农村,谁能借来18万元?”

对话老严:还了娃的债也是给娃个交代

老严已年近七旬,衣衫朴素,走起路来,腰杆挺得笔直。“这么多年苦了老伴了。”谈起13年的还债经历,老严不住感叹。

“从没人催债,

还有人又借我些钱”

华商报:18万元,对于一个农民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何况您当时快60岁了,您是怎么下定决心要还这笔钱的?

严平安:18万元当时对我来说确实是天文数字。但是娃能借到钱,债主多是冲我这张老脸。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如果这钱还不完,永远都会压在我心里。我在村里也没法抬头做人了。所以,无论如何,我也要想办法把这笔钱还完。我儿也是个实诚娃,还了娃的债,也是给娃一个交代。

华商报:13年来,有没有人催债?

严平安:没有。其实当初借钱买车的时候,很多亲友都是主动把钱送到我家的,没写借条,也没记账,我都在心里记着。给娃办后事时,借钱的亲友都来过我家,没一个人让还债,都宽慰我说“先给娃办后事,钱的事,以后有了给,没有就算了。”有个债主,还又借给我些钱,让给娃办后事。

“13年有点长了,

感到对不起亲友”

华商报:你当时有没有给自己定目标,多长时间还完这些钱?

严平安:肯定是想越早还完越好。养奶牛开始不得窍,后来就熟练了。卖牛奶攒的钱,还千元的债,卖奶牛的钱,还万元的债。13年确实有点长了,人家存在银行,不知道有多少利息呢,我感到对不住亲友。

华商报:这些年,啥事让你感触最深?

严平安:很多事情,债主对我的宽慰,几头奶牛很给我争气……但要说最深的话,就是这么多年苦了老伴了。吃了不少苦,没有一句怨言。

本版文/图本报记者赵国强 

新闻推荐

昨日下午时许眉县汤峪镇八庄村只挖了米的大坑已经出现

昨日下午4时许,眉县汤峪镇八庄村,只挖了4米的大坑已经出现一摊水,村民高兴地趟进水里眼看着地里的猕猴桃和玉米即将成熟,但持续的高温干旱令村子里的水井开始枯干。面对旱情,眉县汤峪镇八庄村村民...

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眉县一老人养牛13年,还清儿子生前欠的18万有债主说不用还了,可他不想让人戳脊梁骨还了娃的债也是给娃个交代)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