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宝鸡新闻 > 正文

小鸟『误入』市民以善相待 人与自然 愿能常此相处

来源:华商报 2015-06-02 18:11   https://www.yybnet.net/

红隼阳台上筑巢孵蛋 市民怕惊扰初夏没开空调

华商报讯(记者党扬眉)眼睛像猫头鹰,全身呈黑褐色相间花纹。近日,家住宝鸡市东二路凌云一号高层的杨师傅家来了一只“贵宾”鸟,在空调外挂机下的阳台上做窝、孵出四只小鸟,据辨认它们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

19楼阳台上孵出小宝宝

“这三年来,每到3月中旬就飞来产蛋孵化,到了6月中旬,小鸟羽翼丰满后,鸟妈妈母子会自己飞走。”杨师傅说,他家在凌云一号高层19楼,2013年,家里的小卧室空调外挂机的百叶窗损坏,之后有一只相对较大的棕褐色鸟时常飞来飞去,在阳台上筑窝产蛋,蛋的外形比鸡蛋略小,外壳上是不规则的花纹。20多天后,孵出几只有灰色绒毛的小鸟。

“体形比麻雀、燕子都大。”杨师傅称,小鸟出生后身体呈灰色,一个月后身上绒毛慢慢褪掉,露出和妈妈一样的黑褐色花纹,等小鸟学会了走路,妈妈就会飞去远一点的地方觅食。到出生两个月后,妈妈就会带着它们飞走。

去年3月,大鸟再次来到杨师傅家,回到巢里产蛋孵化,杨师傅惊叹于它的记忆力。到了今年,杨师傅一直关心大鸟会不会再回来,直到3月中旬,小孙女听到鸟的叫声,惊喜地告诉爷爷:“鸟又回来生宝宝了。”为了不让小鸟受惊扰,杨师傅一直没有修理百叶窗,保证鸟妈妈每年能找到自己的窝。进入初夏,他也不敢开空调,直到鸟群飞走。

疑因自然环境变化飞至居民家

6月1日,杨师傅家中的卧室空调外挂机平台上,四只带有灰色绒毛的幼鸟依偎在一起,因为正在褪毛阶段,灰色绒毛下黑褐色相间的花纹以及棕褐色的尾巴渐渐显现出来,它们会不时地抬起头睁着一对黑色大眼和人对望。

窗户外面,有两只棕褐色、大一些的鸟一直在低空盘旋,好像时刻关注着窝里的宝宝。据杨师傅说,体型稍大一点的是妈妈,另外一只应该是雄性鸟,大多时间会停留在对面楼上观望。

经宝鸡市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辨认,这种羽毛呈灰褐色羽干纹,脚、趾呈深黄色,爪呈黑色的,确认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近几年城市生态环境变好,野生鸟类在城市住宅内筑巢的情况频频出现。工作人员建议,红隼属于隼科的小型猛禽之一,在繁殖期不要打扰它们,一是避免鸟类伤人;二是防止成鸟受到惊扰后弃窝,影响幼鸟成活。

担心俩小猫头鹰受伤 市民找专家救治

华商报讯(记者 陈文强)5月29日,宝鸡市渭滨区益门小区居民李师傅和一邻居的家中来了两个“不速之客”,原来是两只小猫头鹰“误入”小区。

5月29日下午,在居民李师傅的家中,华商报记者见到了两只小猫头鹰。它们身高10厘米左右,一直蜷缩在桌子上,显得有点“害羞”,不时喳喳几声。

“早上6点左右,我起床一拉窗帘,发现一只小猫头鹰趴在阳台上,既不能叫也不会飞。担心被院子的小狗小猫抓走,就将它们带回家。一开始用馒头喂养,它们不吃,后来用生鸡腿肉喂养才开始吃。”李师傅说,前两天一位邻居家里也来了一只小猫头鹰,怀疑它们应该是从树上掉下来的。他说猫头鹰属于国家保护动物,便想把它们送到动物园进行专业救治。随后,李师傅将两只猫头鹰送到了宝鸡动物园工作人员手中。

宝鸡动物园工作人员表示,初步确定这是两只猫头鹰幼崽,身体外部没有受伤,应该是刚满月不久,能够进食但还飞不起来。随后将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观察、救治、喂养,等到大一些的时候再将它们放生。 

新闻推荐

过道太窄曾被报道 如今拓宽好走多啦

今年5月31日,蟠龙大桥南段桥下的过道已拓宽了许多华商报记者张志花摄2014年9月2日,宝鸡高新区蟠龙大桥南段桥下,市民走过一米宽的过道华商报资料图片记者上官力智摄“现在宽敞多了,也好走多了,推...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鸟『误入』市民以善相待 人与自然 愿能常此相处)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