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织布机前,67岁的黄炳爱手脚并用,配合灵巧华商报记者 赵钊 摄
当在宝鸡高新区千河镇俱刘村一组黄炳爱家见到老式织布机时,汉乐府木兰辞中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不觉浮现于脑海,不禁仔细地打量起这个历经岁月的织布机来。
它由主体、两个滚筒、挡板、踏板、综(织布机上使经线交错上下分开以便使梭子可以顺利通过的装置)、绳索、杼(百十根紧密相排的小竹条)等构成。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没有见过这种织布机,更不用说知道它怎么用了。
67岁的黄炳爱坐在织布机前,只见她手脚并用,配合灵巧,伴着梭子左来右往的每一次啪嗒声,是框的撞击声,而框的主要作用就是用固定在它前面的杼把梭子引过来的每一条纬线砸实在布面上。黄炳爱的双脚有节奏地一上一下来带动织布机子上的两个综随之交替上下,每一个综各带动一半的经线,它们的每一次上下都裹住梭子引来的一根纬线。如此的动作不停地反复着,织成的布在一点一点地变长。
其丈夫刘泉奎介绍,织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熟练。一个人织得熟练时,甚至可以不用眼看,只用双手和双脚机械地配合就可以很快地织起来。像他老伴这样的熟练程度,一天可以织4米长的布。
华商报记者马爱萍
新闻推荐
宁夏沙坡头景区黄河漂流相信很多人都去过各种各样的音乐节,但是你是否体验过在沙漠中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听着摇滚音乐给你带来的狂野和激情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这样的情景下,加上摇滚...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