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中秋佳节吃月饼是古老的节日习俗,但是月饼却并不是非常健康的食品,一定不能多吃,尤其一些打着“健康”旗号的月饼,其实也未必健康。
糖尿病人别依赖木糖醇月饼
如今,人们对健康饮食越来越关注,即使是吃月饼,大家也希望尽量吃出健康,因此打着“健康牌”的月饼层出不穷,其中无糖月饼和木糖醇月饼等针糖尿病患者的月饼也陆续出现,也让糖尿病患者心生向往,今年是不是能吃两块了呢?
宝鸡市营养学会国家一级营养师王亮介绍,糖醇是一种常见甜味剂,它的代谢不受胰岛素控制调节,的确不会使血糖升高,因此一直是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月饼厂家使用糖醇来代替白砂糖,单从用糖来讲,似乎符合糖尿病人的选择,但是木糖醇月饼是不是真的适合糖尿病患者吃,不光要看糖,更要看皮,看馅,光看木糖醇并不算数。
首先月饼皮是用面粉做的,其中含有大量淀粉,依然会使血糖升高。而月饼馅比如蛋黄、莲蓉、枣泥等,一样会造成血糖的升高,依然会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尽管用木糖醇做月饼会比用白砂糖做更好一些,但糖尿病患者依然不能多吃,可别掉入了“陷阱”。
水果月饼果肉未必是水果
说到健康月饼,一些市民会认为五仁月饼的馅料是由坚果构成,应该比其他月饼更加健康一些,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地多吃一些?
王亮说:“五仁月饼馅料中的确含有比较丰富的坚果类食品,而每个人每天需要补充30-50克的大豆类制品和坚果,因此从补充坚果的角度来说,五仁月饼有一定优势。但是五仁月饼在制作造成它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含量也非常高,因此血脂偏高、肥胖的人群依然不宜食用,消化能力不佳的老人与小孩也不宜过多食用。”
此外,王亮还提到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水果月饼,很多人甚至表示从中吃到了“果肉”,其实吃到的“果肉”大多是冬瓜。由于水果比如草莓、哈密瓜等,本身纤维较少,单纯以水果做馅很难成型。而冬瓜富含纤维,非常适合作为基料,添加进水果馅易于成型,同时还能调节口感。另外,水果所含的水分多,做馅难以较长时间保存,加入冬瓜蓉也可延长保质期。
月饼不宜当早餐夜宵吃
无论何种月饼,其中的糖分和脂肪的含量都比较高,对于消化能力较差的人,如老人和小朋友一定要尽量少吃。尤其是小朋友,喜欢吃甜食,可能会无节制地吃月饼,不仅会造成消化不良等肠胃问题,还容易引发肥胖等疾病,家长要特别注意。
一般来讲月饼一天食用量不宜超过一个,每次吃一小块。有心血管疾病或血脂较高的人更要注意适量。而糖尿病患者,则不要在正餐前后吃月饼,并且一天摄入食物的糖分含量不能超标,月饼中的糖分也要累加到一天摄入食物中含有的糖分总量中去,尽量少吃。
同时,王亮特别提到,在中秋前后很多家庭经常将月饼当做早餐和夜宵,这样吃月饼是非常不健康的。由于月饼是高糖的食物,对于胃肠不适者很可能早餐吃完月饼,一上午都会有泛酸的情况出现,影响一天的胃口。若是早餐想要吃月饼,也要尝试以月饼、粥、小拌菜进行搭配,不但营养全面,还有咸有甜,口味也适中。
另外,夜晚也不适合用月饼来充饥,会加重肠胃的负担,月饼的高油脂,会带到夜间的消化中,让体重增长。因此在任何一餐中,月饼都不能当做正餐来吃,只能当做两餐之间的填补,并且做到“多餐少食”。并且吃月饼不宜配食冷饮,月饼甘甜油腻,遇冷会积滞,容易导致恶心、厌食、腹痛、腹泻等胃肠不适症。
月饼配茶既解腻又助消化
搭配月饼最适宜的就是茶,王亮说:“吃月饼配茶,既可以解腻助消化,又清新爽口,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而且茶可吸收月饼里的油,防止积食。”当然,不同种类的月饼配的茶也有所区别,配对了茶,不但味道更好,而且更利于健康。
枣泥、豆沙、莲蓉、水果等甜味月饼可以搭配一些薄荷茶、绿茶。清淡的绿茶和薄荷茶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不会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薄荷的清凉还能一扫口中的甜腻。但要注意这两种茶都属寒性,适合燥热的甜腻月饼,但手脚容易冰冷或肠胃较弱的人不宜多喝,或饭后再饮。
而蛋黄、肉类、五仁等油性大的月饼更适宜配合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油腻的月饼适合搭配口味重一些的茶,能够去除口感上的油腻。而普洱茶是最上乘的选择,它属性甘冷,去脂效果好。蛋黄月饼容易上火,菊花茶则能降火气。
绿豆、椒盐类咸甜味月饼则要搭配乌龙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不如绿茶来得生涩,喝到嘴里感觉比较温润,能衬出月饼的咸甜美味。
低糖、木糖醇、紫薯、山药等清淡的月饼适宜搭配花茶,既有花茶的香气,还有淡淡的甜味,配合月饼一起享用,口感会更佳。
华商报记者张甜甜
新闻推荐
百姓问政上塬班车超载 曝光一年无果 陈仓区一医院地下室建锅炉第45期《百姓问政》节目,共反映交通、消防、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43条
23日晚,市安监局、食药局、质监局、消防支队、住建局、规划局、交通局7家单位参与《百姓问政》节目华商报记者张欣摄华商报讯(记者张欣)9月23日晚,宝鸡市安监局、食药局、质监局、消防支队、住建...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