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宝利,宝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渭滨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一名普通民警,在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已满11个年头,调解处理死亡交通事故300余起,无一起投诉案件和复核案件。说到交通事故处理的职责时,他说:“在事故处理中,我要用最大的付出去赢得群众的信任,在法律范围内,尽最大的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只要心中有群众,事故处理就无死结。”
36小时值班状态 随时准备出警
9月10日,华商报记者来到宝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渭滨大队事故处理中队,走进聂宝利的办公室。由于常年在外处理事故,所以聂宝利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皮肤黝黑。他办公室里坐了几位前来办理案件的群众。
“鉴定还没有出来,你再等等,出来了我会给你打电话。”“这些证件需要出示。”“别着急,我会一直跟进案子进展。”……而这样的工作状态他已经持续一上午了。
聂宝利告诉华商报记者,他一天平均有效接、出警10起,一直在路上,36小时值班状态,连续不休息,要随时准备出警。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出警40余次,受理案件27起。“可能是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状态了,哪天不上班、不出警我反倒不习惯。”
把当事人的事当自己的事办
渭滨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刘少勇评价聂宝利,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把当事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
今年1月29日13时25分,在310国道太宁隧道西100米处,一辆黑色桑塔纳轿车与一辆红色重型厢式货车相撞,造成轿车上连同司机在内的4人当场死亡,另有一位57岁的老人和8岁的儿童不同程度受伤。其中,一对甘肃省天水市的夫妇带着孙子准备到宝鸡女儿家过年;一名37岁的死者准备到宝鸡购买材料,他在家的妻子还怀有身孕;驾驶员李某和同村一人均为家里的顶梁柱。4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在春节前面临了一场灭顶之灾。由于主要责任人已经死亡,远在兰州的次要责任方态度冷漠,不肯露面。时值年关,死者家属100多人来到事故处理中队情绪激动,哭闹不止,聂宝利被死者家属死死堵在办公室,不让喝水,甚至连他上厕所都有人跟着,面对家属的不理解,甚至对他无端的撕扯,聂宝利不急不躁,反倒积极协调。在他的多方努力下,兰州方面于2月3日打来10万元作为死者的安葬费和伤者的治疗费,随后他在尊重各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据理力争,使死者家属得到了赔偿。
4月28日,十多位甘肃农民来到宝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一面写有“人民好交警,一心为人民”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交到支队领导手中,同时拉着民警聂宝利的手眼含热泪,感谢他在危难时刻废寝忘食,多方协调,圆满调解处理一起涉及4个家庭的特大交通事故,使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多次自掏腰包帮助交通事故中的家属
聂宝利说:“出交通事故受伤或者死亡的大多数都是苦命人,我能帮他们多少就帮多少。”2012年4月6日晚,神农大桥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伤者刘某被送医后,他得知刘某是特困户,为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每天早起赶到市区靠背水泥、沙子来挣钱养家的情况后,就掏出身上全部的600元钱交到医院,还主动和医院领导联系,为刘某免去相关的手术费用。
大年初二晚上去医院太平间查验尸体伤情:中秋节,他晚上去事故现场勘验,并将自己的200元钱给了死者家属;凌晨,他会突然接到电话,对方说自己的亲人经医院抢救无效走了……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他不是在处理事故的现场就是在去处理事故的路上,从没有给孩子开过家长会,以至于孩子都快毕业了,他才第一次去接孩子,被孩子的老师误认为他和妻子离婚了。
有人问他,你整天玩命工作,图个啥?他回答:不图啥,既然干,就干好,要对得起头顶的国徽,对得起群众的厚望。
华商报记者马爱萍
新闻推荐
轿车外绳绑两辆自行车上高速为躲避处罚,司机谎称是运动员;交警及时纠违并给予警告
9月14日,交警查获一小轿车违规装载自行车西宝交警供图华商报讯(记者张超)驴友外出旅行,将两辆自行车用绳子固定悬在车外,一路在西宝高速上疾驰。9月14日,宝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交大队西宝中队的交警发...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