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广场写地书并不罕见,但在宝鸡市上马营生态园里有位写地书的老人因有一支特殊的笔而与众不同。因为他用的是一支打着吊瓶的“毛笔”。
16日上午10点多,华商报记者在宝鸡市上马营生态园老远看见一老人打着吊瓶在写地书,周围还有几人围观。走近一看才发现打吊针的其实是老人用的笔。老人左肩膀上挂着一个用绿色毛线织成的网袋,网袋里面装了一个饮料瓶,瓶子里面还有少半瓶水。
“我以前也是提着个水桶写,不是很方便,有一次在市场上看到一名女市民在诊所门口坐着打吊针,就启发了我的灵感。”老人笑称自己叫张子明,今年已经69岁,是一名退休工人,妻子在上马营渭河生态园里做环卫工,他每天早上用电动车载着妻子从行政中心到生态园写地书。张子明回忆,去年八九月份,他发明了这支特殊的笔,这支笔的笔头是用海绵做成的,笔杆是已经废弃的钓鱼竿,一开始他买了两个一次性输液管回家尝试给笔头“输液”,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做到了自由控制笔头水的多少。
“我从接近笔杆头的位置将水管接通,通过用开关调整大小来控制水量,由于笔头是海绵做的,水就能均匀地渗入到整个笔头上。”张子明笑着说,这样写字,不但方便,而且写出来的字水分也很均匀,用饮料瓶装上一瓶水,大概可以写字3个小时。
华商报记者宋秉琴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通讯员蒋晓强记者张志花)日前,湖南长沙磁浮工程线路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的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化应用取得阶段性胜利,而令宝鸡人引以为豪的是,我国首条国产磁浮打上...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