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寒冬,宝鸡高新区钓渭镇东崖村老年幸福院内却是一派喜庆温暖景象。院落门前,镶刻“倡孝扬善”红字的石碑映入眼帘。室外,村自乐班的大爷大妈们围坐一起热闹地拉唱秦腔;室内,大爷们守着暖炉打牌下棋唠嗑,有说有笑,老人们悠然自得地享受着冬日里的清闲。
12月23日,东崖村老年幸福院正式开院,也为高新区第二批提前完成幸福院项目村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老人在幸福院吃饭、娱乐 孩子出去打工也放心
“让老人聚到一块,这样孩子出去打工放心,老人凑到一块也舒心。”东崖村村支书赵广利说,东崖村是个劳务输出村,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全村2700多人中,60岁以上老人500余人,其中大多为留守老人。村上响应上级号召,将闲置的原村委会旧址改造了一下,有了现在的老年幸福院,老人们白天可以在幸福院休闲娱乐、休息活动、互助吃灶,相互间也有了照应,“搭个平伙一起耍,好事哩!”
当日午饭时间,在前来帮灶的村民许女士、赵女士的帮助下,幸福院的老人们在灶房饭厅有序地排起了队伍打饭。“这饭吃得香!”已经端着碗吃上臊子面的郭吉乱老人脸上都笑出了深深的皱纹,“儿子不在身边,老伴又帮着照看孙子去了,家里就剩下我一人,饭不会做,这大锅饭吃得省心多啦!”
据介绍,农村幸福院主要体现互助理念,群众通过自带米面油,自主打扫卫生、做饭等方式自主运营。幸福院设置有老人活动聊天室、娱乐学习室、阅览室、休息室、厨房等。“幸福互助院这种形式是探索农村养老的一个新模式,它能够给农村老人提供一个互助、谈心、交流娱乐的平台,让他们感受到家庭式的温暖。”宝鸡高新区钓渭镇分管民政工作的朱海涛说,它和城市的敬老院有所区别,更多地体现在农村老人之间的互帮互助,能够更好地解决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据了解,截至目前,除了东崖村,辖六镇131个行政村的宝鸡高新区自2013年首批确定先行试点村后,先后申报的两批共77个农村幸福互助院项目建设任务现已全面完成,今年第二批的40余家建成后也正在完善之中,而这种模式很好地解决了空巢老人无人照料、生活水平下降等现实问题。
464所幸福院投用 2.5万老人受益
互帮互助,乐享晚年。东崖村农村幸福院只是宝鸡市农村幸福院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宝鸡全市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达到35.3万人左右,尤其是农村空巢、独居和留守老人占农村老年人的比例已高达35%。
华商报记者昨日从宝鸡市民政局获悉,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宝鸡市农村幸福院建设不断掀起新高潮,并力争到2016年底,实现全市农村幸福院建设在中心村全覆盖。今年以来,宝鸡市还被省上确定为农村幸福院建设整市推进市,并在全省推广宝鸡经验。
目前,宝鸡全市建成并投用农村幸福院464所,有效解决了2.5万农村独居、空巢和留守老年人的日间照料、就餐临休、文化娱乐等问题。
华商报记者 张志花 /文 张欣 /图
新闻推荐
2015高新地产·高新锦园杯宝鸡首届荧光夜跑活动昨晚举行,3000余市民跟着健身教练一起跳健身操热身华商报记者 赵钊 摄...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