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吃一顿火锅,是冬日里的一大享受。但是在开心享用火锅的同时,也要注意健康,宝鸡市营养学会国家一级营养师王亮建议,吃火锅要“因人而异,选择食材,先后顺序,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吃得更加健康。
食材不选贵的只选对的
王亮说:“在吃火锅选择食材时,一定要精挑细选,但并不说要选价格贵的食物,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患高血压、高血脂的人选择肉类时,应首选海产品、精瘦肉;痛风患者最好不要选择海产品,如果正处于痛风发作期,应禁食一切肉类,并尽量减少摄入菌类和豆制品,这些食物中的嘌呤含量较高,而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致使血尿酸生成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嘌呤在一些酶的催化下转变为尿酸,就容易导致人体尿酸异常;而胆固醇高的人在选择食材时,则要避开动物内脏,它们是富含胆固醇的“大户”;有肾脏病的人,不要选择加工肉类食品,包括鸡肉丸、鱼肉丸、虾饺等,这些当中食盐含量较高,同时为了保证口感,这些食物在制作过程中都添加了很多辅料,如酱油、糖、十三香等,会使人在无形中摄取过多的盐,对身体造成伤害。
身体有疾病的人吃火锅应该非常小心,但是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的人,也并不是想吃什么都行,还要考虑一下自己的体型,尤其是女性。体型偏胖、体质指数超过25的人,最好不要选择高热量食材,比如肥牛、肥羊、五花肉等。这类肉的饱和脂肪含量高,食用过量容易造成热量过剩,增加肥胖风险,想瘦的女性一定要注意。
顺序 先素后荤能增加饱腹感
大多数人吃火锅时都是先吃肉,再吃海鲜,最后快吃完了来点蔬菜调剂一下。
对此,宝鸡市营养学会国家一级营养师王亮介绍,这个顺序并不是吃火锅的最佳顺序,从健康角度来讲,吃火锅应该先素后荤,这样不仅有利于控制肉和热量的摄入,增加饱腹感,还能避免摄入过多的嘌呤,以免加重痛风症状。
王亮建议,吃火锅下菜时最好按照绿叶蔬菜-菌类-豆腐-淀粉类食品-肉类这样的顺序。
绿叶蔬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热量较低。此外,蔬菜中含有多种有机酸、芳香物质及叶绿素,能帮助消化。
菌类种类多,包括木耳、银耳、平菇、香菇等,是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很高的食物,又无胆固醇,有润肺、清肠、增强免疫力的功效,适合大多数人。
豆腐也是火锅必备的菜品,具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且味甘性凉,有生津解毒的作用。
淀粉类食品如土豆、红薯,含有大量淀粉,涮火锅时吃些淀粉类食物,一方面能保护肠胃,另外一方面可增加饱腹感,减少吃肉和海鲜的量,同时淀粉类食品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减少身体对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
至于放在最后的肉类,则建议大家在选择牛羊肉时尽量选择瘦一点的,具有像大理石花纹一样的牛羊肉脂肪特别多,进食量以小于250克(生重)为宜。
火锅汤最好别喝 也别煮面
很多人认为火锅不是健康的烹调方式,既辛辣又容易发胖,对此,宝鸡市营养学会二级营养师王亮说:“火锅其实谈不上健康,但也不属于不健康,它确实是一种不错的烹调方式,相比于煎、炸、炒等烹饪方式,火锅主要是煮,而煮的时候不易破坏蔬菜当中的维生素,我们吃火锅时吃到的蔬菜会更加有营养,当然必须是新鲜的蔬菜。而吃火锅涮肉的时候,也不会使蛋白质变性,能够更好地保留营养成分。”
但是相对于辛辣的麻辣锅来说,三鲜锅当中的油脂更少一些,而吃三鲜锅时大部分市民都会选择蒜泥、香油等作为佐料,这些佐料当中就含有很高的脂肪,也是比较容易发胖的,因此配料尽可能少吃一些。而如果晚上吃火锅,吃完后尽量散散步。
而说到三鲜锅,就不得不提很多人在吃完火锅之后,习惯在最后放一些面条,连汤带面一起食用,要知道这是非常不健康的。
王亮建议,吃火锅时最好不要喝火锅汤,也不要用其来煮面。因为,反复沸腾后的火锅汤中,有益成分大多已被破坏,而饱和脂肪、嘌呤等有害成分居多,这些成分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痛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临床上因吃火锅而导致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也很多见。涮火锅时间久了,汤中的亚硝酸盐会明显增加,过量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会产生亚硝胺,容易引发多种疾病。
另外,很多人喜欢趁热吃火锅,但长期食用烫食,会对口腔及食道造成不利影响。人的口腔和食道黏膜通常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常吃烫食会烫坏口腔,造成起泡、溃烂等口腔疾病,还可能烫坏食管黏膜,进而形成慢性炎症。若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遭烫伤,容易造成黏膜浅表性溃疡,导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症、口腔黏膜白斑、食管炎等病症。
华商报记者张甜甜
新闻推荐
昨日,市民戴着防雾霾口罩外出华商报记者 张欣 摄...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