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咸阳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提出各类建议意见共160件,一年时间过去了,代表们所提出的建议实施情况如何?华商报记者了解到,去年代表们的建议均已办结。
建议涉及城建交通民政教育多领域
据悉,在咸阳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共提出各类建议意见160件,内容涉及城建、交通、金融、水利、保险、民政、财政、教育等多个领域。
为了认真办理好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会后,咸阳市人大常委会和咸阳市政府对建议意见进行了分解交办,其中157件交由市政府办理,交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编办和文明办共办理3件。
市政府办理的157件建议分别落实到26个部门和兴平市政府办理。截至去年十一月底,建议意见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35件,占承办任务的22.3%;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的115件,占承办任务的73.2%;因条件所限或超越管理权限的7件,占承办任务的4.5%。157件建议均已办结,并逐一答复了代表,代表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6.8%。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编办和市文明办办理的3件建议,已及时与代表就建议所提内容进行沟通协商,积极办理,认真回答并回访了代表,代表均表示满意。
对办理工作联合检查两天
在建议办理过程中,咸阳市交通局、住建局、城建局、环保局、农业局,将建议办理工作,与机关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相结合,增强工作责任,推动工作落实。咸阳市教育局、人社局、交通局在办理代表建议时,坚持答复前、办理中、办理后见面,领导、人员、质量、时限、责任落实,力求实现沟通率、办结率、答复率、满意率100%。
咸阳市卫生局把建议办理工作作为了解民意、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有效途径。咸阳市农业局领导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建议办理工作开展。咸阳市公安局、交通局、文广局、文物旅游局等承办单位在办理过程中采取上门走访、实地调研等方式加强与代表的沟通联系,直接听取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人代选工委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办理工作进行为期两天的联合检查,听取10个市级承办单位关于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并对重点督办建议的办理过程、所提问题的解决和答复效果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代表所提建议较多的5个县区进行调研、座谈,对承办单位的办理工作进行问卷调查和满意度测评。
多部门共同承办的建议
存在推诿扯皮现象
通过调研,咸阳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认为,在办理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意见工作中,解决了一批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但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据了解,个别承办部门对建议办理工作不够重视,主要领导过问不及时、安排不具体,专门研究、专人办理落实不到位;办理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答复、轻落实”现象,代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真正解决的比例较低;对于一些能够解决或经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承办单位不是想方设法积极创造条件去落实,而是在答复代表时表态度、讲困难、谈争取,答复之后没有下文。
此外,个别单位在办理代表建议时,没有将落脚点放在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促进解决实际问题上,而是想方设法通过解释等途径让代表对建议办理表示满意;有些承办单位在回复函上将“代表”写成“委员”,将“建议”写成“提案”等,表现出对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办理工作不够重视,反映出个别政府组成部门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识不到位。
在调研时,有代表向人代选工委反映,同一个建议提了几年都没有见过承办部门负责人,说明个别承办单位与代表面商交流不够深入。同时,个别承办单位对代表建议办理的程序和要求掌握不够,在法定时限内没有将代表建议办结,没有征询代表对办理结果的意见,没有按期向市人大常委会人代选工委报送办理结果。对于几个部门共同承办的建议,有推诿扯皮现象。
将建议办理 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为进一步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咸阳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提出多方面建议,各承办单位要建立健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办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推进咸阳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办理中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回访代表征询意见制度、检查落实制度,提高建议办理工作质量和水平。
同时,承办单位办理建议前,要主动“走访”,了解代表提出建议的初衷以及办理要求,在办理建议过程中,要与代表共同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建议办复后,要采取多种方式征求代表对办复的意见,真正让代表满意。
对涉及需要多个部门承办的建议,主办单位要主动牵头办理,协办单位积极配合,在规定时限内给代表满意的答复;对于需要市县两级共同办理的建议,要建立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实行领导包抓督办;对于需要中省支持,列入计划办理的建议,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强监督,及时跟进。
不仅如此,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建议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纳入政府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畴,严格兑现奖罚,将办理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建议组织市人大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进行视察和满意度测评,结果通过媒体公开,让市民监督。“特别对一些代表比较关注但久拖不解决的问题,要专项督促,跟踪办理,对个别单位办理建议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要通报批评。” 华商报记者薛望
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陈杨寨转盘周边隔离设施拆除
人大代表王保安提出“陈杨寨十字路口交通拥堵”。
解决:咸阳市公安局多次和代表见面沟通并交换意见,派专人对建议所提路段进行现场勘查,分析安全隐患,完善相关限速禁令标志,拆除转盘周边隔离设施,扩大转盘通行量,确保交通畅通和市民出行安全。
3597名环卫工领到财政补贴
人大代表张会芳从事环卫工作20多年,深切感受到这一群体辛苦而工资低,起早贪黑人身安全也没有保障。自她2009年成为人大代表以来,人代会上多次提出政府应加大对环卫工的社保力度。咸阳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她又提出“要及时下拨环卫工人社会保险资金的建议”。
解决:张会芳说,会后,咸阳市人社局、财政局、住建局相关人员与她面对面进行交流、回访,对此她比较满意。去年12月8日,咸阳市政府召开全市环卫工人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会议。据了解,截至去年12月20日,2015年度全市资格认定并申请到各级财政补贴的环卫工人有3597名。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4路车调整载客点和运营线路
人大代表李红利是七厂十字附近一家家居店店长,他发现七厂十字黑车、拼车较严重,与4路公交车争客源,导致交通秩序混乱。因此,他提出“关于七厂十字交通秩序混乱的建议”。
解决:去年12月9日,咸阳市政府督查室召集咸阳市交通局、住建局、城建局、综合执法局、交警支队等单位召开专项督办会。会后,市交通局牵头,积极协调市公交公司和兴平第一汽车运输公司实地勘查,提出4路车载客点和运营线路的调整方案,将4路车始发点由七厂十字迁移至火车西站。
“只收费不管理”小区下调停车费
人大代表杨文海发现,他所住小区存在治安管理、卫生差、停车收费高等多方面的问题,而物业“只收费,不管理”,走访其他小区发现物业管理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因此,他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的建议”。
解决:杨文海称,他提出建议后相关部门比较重视,外来车辆两小时内停车收费由原来的5元降低为3元。另外,其小区的卫生也得到大的改善。
咸阳进入公交车刷卡时代
人大代表刘晓莉提出“尽快落实公交车刷卡设施”。
解决:市政府在办理时,多次会商代表并和市民进行座谈交流,充分听取代表和市民关于IC卡实施方案意见,赴宝鸡、渭南等地进行实地调研,积极争取与交通运输部、省交通厅的支持,尽力缩短交通一卡通软硬件系统的修建和人员培训时间。去年12月10日,一卡通发售和乘车系统正式启用,推进了咸阳公交发展,落实了惠民政策,方便了群众出行,提升了城市形象,代表非常满意。
立信街农贸市场搬至八厂
人大代表赵联合是秦都区某村的党支部书记,他路过北门口十字和电影院十字时,发现此路段长期拥堵,且不少市民建议开通立信街来缓解交通压力。去年,他领衔提出“关于开通立信路,缓解人民中路东段交通压力的建议”。
解决:咸阳市城建局牵头办理,积极协调实施,联合渭城区政府、市住建局、市交警支队等单位共同对立信街查勘摸底,并将其列入2015年城建项目。协调渭城区将立信街农贸市场搬迁至八厂,去年12月底,完成主要施工任务,完善了路网结构,改善了群众出行环境,提高了该区域的道路通行能力。
提高村干部补贴
人大代表吴斌提出“适当提高村干部待遇”。
解决:市委组织部对此进行专题调研,联合市民政局、人社局、财政局下发《关于建立农村基层干部补贴保障制度的实施细则的通知》,按照“以岗定则、以级定酬、级酬挂钩”原则,采取基础报酬与绩效报酬相结合的方法,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补贴提高到本县市区农民人均收入的两倍,并建立了村干部补贴正常增长机制,督促市县区将此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解决了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代表非常满意。华商报记者 薛望
新闻推荐
2月27日,宝鸡中学,高三学生跑过﹃成功门﹄,鼓励学生坚定信心迎接高考华商报记者 张超 摄...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