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宝鸡新闻 > 正文

七旬老夫妻 骑着三轮游宝鸡

来源:华商报 2016-05-20 20:27   https://www.yybnet.net/

一到天气转暖的季节,只要天气晴好,清晨,78岁的刘显华老人就会收拾“行李”,一张宝鸡市地图、一块指南针、单反相机和相机支架,是他出门必备。72岁的老伴朱国珍则带上水和干粮。随后,他们手拉手出门,开始一天的游玩生活。

“妻子把大好的年华都耗费在了家庭上,现在老了也有时间了,我就想带着她到处逛逛玩玩。”刘显华说。

结婚时只有两床被子

虽然头发已经全白,但刘显华老人看起来精神特别好,老人说,他年轻时特喜欢打篮球、滑冰等运动,所以身体一直很棒。他是沈阳人,有3个女儿,因大女儿和大女婿在宝鸡生活,2005年,他们举家来宝鸡定居。“宝鸡这个城市宜居,我比较喜欢。”刘显华说。

19日,在老人家里,刘显华向华商报记者讲述了他和妻子的故事。他是沈阳市人,妻子是辽宁省农村的,“文革”时因家庭原因,正在上大二的刘显华被清退下乡,在乡下,朋友给他介绍了家庭成分不好的朱国珍。刘显华笑着说:“就这样,我们两个人走到了一起。”1967年两人结婚了,“穷的家里就两床被子,两间土房子都是租的,把我娶进门连娘家人都没请吃顿饭。”朱国珍回忆道。

为照顾婆婆妻子放弃工作机会

后来,刘显华考上了村里的民办教师,文革后,他又考到了沈阳市一中专教书,随后又成了一名记者,最终他在一企业干到退休。刘显华说,妻子是初中文凭,在当时也是文化人,在城里找个工作也不难。可就在他着手给妻子解决工作时,老母亲突患脑溢血,瘫痪在床,妻子主动放弃了工作机会,回到乡下照顾婆婆,并耕种家里的土地。“他在城里做记者后,小有名气,村里人都建议我把他叫回乡下,别在城里忘了家。我说不会,他不是那样人。”朱国珍说,她相信丈夫。

“我经常给老伴说她没我眼力好,我找了个贤惠、脾气好、家务做得好的老婆,她找了个脾气差、还一穷二白的我。”刘显华笑着说。

为补偿妻子 带她“游中国”

刘显华在城里安顿好后,家里经济也开始宽裕,他将家人都接到了沈阳市。

2000年,刘显华退休后,眼看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孙辈们也都长大成人,老两口便开始了两人的快乐游。他开始带着很少出门的妻子全国各地游玩,几乎游遍了大半个中国,甚至还出了国。“这是我们去新马泰的照片。”刘显华指着桌上的照片说。

刘显华说,妻子年轻时为了照料家庭,放弃了外出工作的机会,老了也没有机会享受养老金,这让他觉得很愧疚。“现在老了也有时间了,我就想带着她到处逛逛玩玩。”

来宝鸡后逛遍大小公园及景点

2008年,来宝鸡定居后,他们开始在宝鸡各大公园及景点游玩,一开始对宝鸡不熟悉,他们晚上在网上查好去游玩地点和线路后,做好记录,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他们经常是早上出去晚上回。“出去溜达溜达心情好。”朱国珍说,为了方便他们出去,去年女儿给他们买了辆电动三轮车,还给车上面做了个遮阳棚,她开玩笑说这是他俩的奔驰。

“这是前段时间去北首岭遗址,这是5月17日去公园拍的。”刘显华指着QQ空间里的照片给华商报记者说,每到一处他都会先支好相机架,然后定时,给老伴和自己自拍很多照片,他说这些年,他们几乎走遍了宝鸡市及周边的大小公园和景点,他们喜欢公园里的静谧和惬意。

刘显华的QQ空间里做了一档关于妻子的视频,他说:感谢她半个世纪来,不离不弃陪伴着我,走过了泥泞,踏过了坎坷,无怨无悔地与我一同,走向岁月深处,在夕阳里我们共同沐浴着幸福的晚年。华商报记者 宋秉琴 

新闻推荐

宝鸡雨后初晴 朋友圈开启蓝天模式

昨日,宝鸡蓝天映衬下的渭河两岸华商报记者张欣摄前几日降雨污染物附着雨滴降落是否再现云量逐渐增加昨日景色近日难再现气温提醒周四到周五又有雨最高温降到20℃...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七旬老夫妻 骑着三轮游宝鸡)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