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 李琳)5月19日,华商报记者从宝鸡市卫计局了解到,近年来,宝鸡市在全面深化医改工作中全面推行“两放开一搞活”(放开人事权和分配权,搞活绩效考核)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市直医院平均治愈、好转率98%,病床使用率111%,平均住院日10.33天,平均药占比30%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贵问题。
两年考核不合格将解聘
据了解,2003年以来,宝鸡市从宏观上调控城市公立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科学编制医疗资源设置规划,明确城市医院发展规模,按行业标准调配床位与人力资源配置比例,6所城市公立医院核批床位3537张,规划控制床位4750张,按核批床位应配备人员6366名,人力资源配置控制数为8550人,突破原有编制4028个。同时允许城市公立医院在编制外按需要自行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和合同聘用,与编制内人员同岗同酬。
对原有编制坚持只减不上,对新老人员全部实行合同聘用,新进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加强聘后管理,对年度考核合格的续签合同,对连续两年考核为不合格或两次无法考取执业资格证书的予以解聘,实现人员“能进能出”,使“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6所城市公立医院6082名人员中,原有2338个编制占用1404个,聘用人员4678名,占总人数的76.92%,自主聘用已成为补充卫技人员的主渠道。
“把人事权还给用人单位,体现管人与管事相统一。”宝鸡市卫计局局长宁建国表示,每年由城市公立医院分类别制订人才需求计划和资质条件,通过人才招聘会、就业洽谈会、网上投档等形式,由人社、卫计部门和用人医院联合考试考核,确定拟聘人选,签订就业协议。对于高层次骨干人才,按程序聘用。近三年,6所城市公立医院年均招引医学类大学生15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年均50人左右,高级职称人员年均10人左右,中级职称以上骨干人才年均100人左右,进一步充实了医技人才队伍。
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按照人事部门岗位设置相关政策规定,按比例科学设置岗位,制订岗位说明书,明确上岗条件和职责任务、薪酬待遇等,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全面岗位管理转变,做到人岗相适、人随岗走。根据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增加的实际,定期报批增设岗位,实现岗位序列内的有序晋升。6所城市公立医院在2008年审批的3606个岗位基础上,5年内新增岗位2391个,岗位设置总数达到5997个。
建立差异化薪酬体系,将政策性工资档案化,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按临床、医技、护理、行政后勤四类,分领导岗位、关键岗位、重要岗位、骨干岗位、普通岗位等分别确定岗位工资,个人收入分配重实绩、重贡献,并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管理骨干和高风险岗位倾斜,将工资总额30%作为岗位工资,按考勤结果发放,工资总额70%作为绩效工资全浮动,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最高薪酬与最低薪酬保持2-3倍差距。
据介绍,宝鸡市推行“两放开一搞活”改革后,在医疗队伍层面,市直6所城市公立医院6082人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86人,占人员总数6.3%,本科学历3031人,占49.8%。高级职称756人,占5456名专业技术岗位总数13.9%。
在医务人员收入层面,全市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年人均收入由2012年48516元增至2015年71628.9元,比社平工资高出98.68%;学科带头人年人均收入由2012 年 73510.51 元 增 至100891.25元,比社平工资高出221.94%。
在医疗服务层面,2015年,市直6所公立医院总诊疗人次261.38万,总出院16.15万人次,业务收入20.36亿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40%、65%和204%。市直医院平均治愈、好转率98%,病床使用率111%,平均住院日10.33天,平均药占比30%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贵问题。
新闻推荐
近日,网友@温都里纳vv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组毕业晚会门票正反两面的照片,因其创意十足的设计感及该校历届毕业晚会的好口碑,门票照片一经发布就引来广大网友围观。火车票?毕业晚会门票!...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