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中滩路上,工作人员劝离商贩华商报记者 宋秉琴 摄
昨日上午,长期以来占道经营的中滩路“市场”被取缔。商贩们抱怨断了生路,住在路边的居民高兴地说再也不怕凌晨被吵醒、出行太拥挤,但也有市民觉得以后买菜没以前方便了。“每天都交管理费,咋就不能摆了呢?”商贩不解。宝鸡市渭滨区渭滨执法大队工作人员表示,人行道上摆摊是不合理的,乱收费问题他们会向相关部门反映。
执法
占道摆摊被依法取缔
昨日上午8时许,渭滨区中滩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华商报记者现场看到,路两边的人行道上都是摆摊的,有卖菜的、卖水果的和卖各种生活用品的,中间只留下一个人能顺利通过的通道。机动车道两边也停满了拉着水果、蔬菜的车辆,只留下大概两辆小轿车能并排通过的路面。
快9时的时候,渭滨执法大队联合渭滨交警大队等部门,出动100余人,现场取缔中滩路“市场”。工作人员以劝说的方式让商贩搬走,商贩也都较配合。
据渭滨执法大队工作人员介绍,中滩路“市场”存在多年,以前摆摊的人不是很多,大多是附近一些村民提着篮子卖菜,对这里的交通和环境影响不是很大。去年,滨河南路便民市场被取缔后,不少商贩开始往中滩路集中,导致这条路的人行道几乎全部被占,靠人行道的机动车道也被商贩车辆占用,对附近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一直有市民反映,希望能将这里取缔。这次结合市上的市容环境百日大整顿及相关政策,对这里进行取缔。
商贩
摆摊交了钱,咋说取缔就取缔?
取缔现场,路北的商贩表示,他们都给中滩路综合市场的管理人员交了摊位费。“既然有人收费,那这就不是乱摆摊,就是合法的,咋能说取缔就取缔呢?”一位卖水果的商贩说。
华商报记者现场走访发现,路北的商贩反映,他们有些人是每天交摊位费,有些是按月交。华商报记者随机采访的8名商贩中,交“管理费”最少的是一提着篮子卖菜的农民,她因占用地面少只交了5块钱,多的有人一天交30块,还有一些卖水果的大车交的是月费。“我每月交800元,交的是月费。”一名卖水果的男子说。
华商报记者询问一名卖水果的女子,是否质疑过这费用交的不合理。该女子说:“一家人就靠这生活呢,我不管收费是否合法,只要收了让我摆摊就行。”该女子说,她也知道拉水果的车长期占用机动车道不好,但不占道车又没地方放。
当日,华商报记者在中滩路综合市场4楼办公室见到了自称是市场经理的孙建。孙建说他们确实对摆摊商贩收费,但只针对市场门前的人行道及其左右20米的商贩收。孙建说,因为这段路面一直是他们在管理和打扫,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给4名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发工资。
部分交过费用的商贩反映,他们的摆摊位置并不在孙建所说的范围内。对此,孙建解释称,市场内和门口给这些人留有位置,他们不在固定的位置摆,他也没办法。
取缔现场,执法大队人员将中滩路综合市场门前的摊位也取缔了。据执法大队工作人员介绍,在人行道上摆摊都是不合规的,即使是市场门口也是不允许的。执法大队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收费也是不合规的,他们会向相关部门反映,对这种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市民
有人称赞有人觉得以后买菜不方便
取缔现场有不少群众围观,有人称赞取缔后道路畅通、环境也安静了,但也有人觉得以后买菜就不方便了。
“有这么个市场,菜的品种多,价格也合适,挺方便的。”住在新建路的王师傅每天晨练跨河的同时,都会顺道跑到中滩路市场买菜,他觉得这里的菜既便宜又新鲜。
“买菜方便,就是有点吵,但我还是希望这个市场能被规范化管理后继续存在。”一对讲着四川方言的老夫妇就住在中滩路上,他们说人老了,能在家门口买到瓜果蔬菜,确实挺方便,就是摆摊人太多,使得这条路太乱,希望能有人管理,规范一下。
“你看,推个娃只能走车道,路上车多有危险,早该取缔了。”一名推着婴儿车的市民无法从人行道上通过,只能走机动车道,她无奈地说。
“吵得很,早上5点多就占位置,我屋边上就是一个卖西红柿的,一早上都在招揽客人,吵得人很心烦。”一名75岁的老奶奶抱怨道,她说以前这条路上商贩少,没觉得有多大影响,但现在越来越多,不但噪音大,出行也受到了影响,希望能取缔。
规划
桥南片区将建至少3处疏导点
渭滨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韩关友介绍,中滩路附近有多家菜市场方便附近居民生活。为了保证商贩们有地方摆摊,让附近市民买菜方便且不影响交通和居住环境,他们也正在积极寻找合适的摆摊位置,预计5月底,将在桥南片区至少建成3处便民疏导点,在指定的时间里,供商贩们卖瓜果蔬菜。华商记者 宋秉琴
新闻推荐
大规模占道经营一年多,渭滨执法大队联合交警等部门——出动100余人 取缔中滩路“市场”
昨日上午,中滩路人行道上摆满了占道经营的摊点华商报记者宋秉琴摄昨日上午,长期以来占道经营的中滩路“市场”被取缔。商贩们抱怨断了生路,住在路边的居民高兴地说再也不怕凌晨被吵醒、出行太拥...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