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中
脑卒中正成为中国人的头号健康杀手。它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其中八成以上为缺血性,也就是俗称的脑梗,而其中最为凶险的就是急性脑梗。急性脑梗和心梗的根本原因一样,都是血液垃圾在血管中堆积造成血管堵塞,但其救治却远远没有心梗效果好,最终,致死、致残率也极高。近年来,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219/10万,是导致死亡的第二大病因。
在过去,该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有外科开颅手术清除血栓或内科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开颅手术需全身麻醉,且易出血、创伤大,心脏病、糖尿病患者或年长患者无法承受;保守治疗耗时较长,常常住院时间长达1个月才能见效——两种传统疗法皆有其局限性。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微创介入治疗脑卒中已渐成新趋势。近日,宝鸡市人民医院成功完成全省首例急性脑梗塞机械取栓术。笔者日前在该院了解到,其微创介入疗法已在很多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手术水平多次受到了宝鸡以及周边群众的好评和肯定。
急性脑梗塞
“机械手”成功取栓
5月11日中午12时许,宝鸡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接到一名47岁的重度昏迷的患者,“经CT等检查后发现患者正是一名急性脑卒中患者,即由于房颤导致的血栓团移行到脑动脉,导致大脑缺血引起的昏迷,如果不及时开通阻塞的血管,脑部缺氧时间过长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将进一步危害患者生命。”宝鸡市人民医院介入科主任冯建新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达到17分,情况万分紧急,立刻召集介入治疗小组,为患者制定支架取栓治疗方案,即进行“机械手”抓栓。所谓的“机械手”抓栓技术,即是应用一种特殊的支架,在病变血管中张开,然后将血栓“抓”住拉出体外。
当日下午2时许,冯建新主任带领介入治疗小组、麻醉师、导管室技师做好术前准备,患者被直接送到了手术室,排除颅内出血后,下午3时冯主任开始使用目前最先进的Trevo取栓系统为患者开始取栓治疗。股动脉穿刺入路,5F猪尾导管和H1导管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并了解血管闭塞情况。将8F引导导管送至颈内动脉近端,在0.014英寸神经微导丝配合下,神经微导管打通闭塞处血管进入远端正常血管,造影明确血栓范围、长度后,交换引入支架取栓装置,缓慢释放支架,用“机械手”抓栓,对血栓进行清除。
40分钟
介入手术取出血栓
消毒、铺巾、穿刺、造影、微导管、微导丝置入、血栓位置判断、支架释放拉栓,几乎是一气呵成,暗红色的血栓被顺利取出来,手术仅仅持续了40分钟,患者一度闭塞的脑血管恢复了畅通。更令人鼓舞的是,当天晚上20时许,患者已经苏醒,思维清晰,语言功能正常。次日,患者右上肢肌力恢复至4级,右下肢肌力恢复至5级,患者已经能正常行走,“主任太谢谢您了,您的精湛医术挽救了我的家人,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啊!”患者家属紧紧地握着冯主任的手,激动地说道。
“常规治疗的临床预后差,以往传统采用静脉或动脉溶栓治疗,因血栓成分复杂,治疗时间长,血管再通率低,效果不理想。”冯建新解释说,大面积脑梗塞容易造成昏迷、脑疝甚至容易造成患者死亡,就算保住生命,偏瘫难以避免。而目前先进的支架取栓技术则非常适用于颅内各部位大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大面积脑梗塞的开通治疗,有效地降低了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治疗通道又提供了一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建“绿色通道”
抢最佳治疗时间
在医学界,针对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有“黄金三小时”的说法。尤其是脑梗死,存在局部供血障碍,在缺血区域脑细胞几分钟之内就会损伤,若不及时恢复血流,脑细胞将不可逆转地走向死亡。因此,发病后三小时内的治疗至关重要。
治疗脑卒中就是“与死神赛跑”。近年,宝鸡市人民医院专门为脑卒中患者建立了治疗“绿色通道”,以保障患者在最佳治疗时间窗内接受专业医生的正规诊治,提高脑卒中微创介入手术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按照该院脑卒中“绿色通道”模式,患者入院后先进行紧急头部CT扫描、核磁共振等检查,充分显示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并排除颅内出血;随后,由专业医生明确致病原因及病灶部位的具体情况;最后迅速制定最佳手术方案。据了解,相较于传统治疗流程,“绿色通道”开通后,能为脑卒中患者多争取至少1小时的治疗时间,病人的存活率大大提高。
据了解,在宝鸡市人民医院在开展微创介入治疗脑卒中6余年的时间里,平均每年治疗脑卒中患者150余名,手术种类、数量在全市各大医院居于前列,疗效受到患者好评。近年来,凭借全面开展的脑卒中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在院获得一批荣誉。
新闻推荐
交警对比备案照片 专查私改大货车一年半时间,查获假机动车号牌7副、假驾驶证52本、假行驶证35本
华商报讯(记者张超)使用伪造的驾驶证、行驶证,悬挂伪造的机动车号牌上路……这些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没有逃过西宝高速交警的眼睛。6月27日,华商报记者从宝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大队西宝中队...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