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工作人员在三迪小学站点取样
华商报讯(记者 张超)入夏以来,天气普遍晴好。在人们“沐浴”晴朗天气时,一种看不见的污染物——臭氧正悄然而至。宝鸡环境监测中心站数据显示,长期“霸占”污染物之首的PM2.5最近已被臭氧替代。6月14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专家与宝鸡市环保局合作,分析夏季,宝鸡臭氧对空气的污染成因,为今后制定解决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臭氧污染 经阳光辐射会变强
据介绍,今年截至6月13日,宝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有101天,臭氧引起的空气污染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今年1-2月空气污染主要是PM2.5颗粒物,从3月份开始,臭氧替代颗粒物,逐渐成为宝鸡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今年3月份至今,臭氧对空气的污染呈现加剧态势,其中4月份2个污染日,全部为臭氧污染引起;5月份11个污染日,9天是臭氧污染引起;6月至今除过一个优级天外其余天首要污染物均为臭氧。
据介绍,臭氧对我们利与弊主要取决于它所处的高度。在距离地面较远的平流层,臭氧能吸收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被强烈的紫外线灼伤。可是,它来到了近地面,就会变成“健康杀手”。臭氧污染比颗粒物污染更复杂,经过太阳光的辐射转化形成的较强的污染物。
在市区4处监测 7月底将形成报告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副调研员刘随心带领团队来宝鸡参加此次采样研究。他表示,臭氧污染相对来说看不见摸不着,几乎不会对能见度产生影响。他举了个例子,就比如明明看见蓝天白云,但有可能臭氧已经超标了,只是无法通过肉眼察觉。
但宝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通过科学的监测,发现了这一问题,找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来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采样、分析。刘随心强调,宝鸡对臭氧污染问题认识超前,是陕西省第一批关注臭氧污染的地市。从6月15日开始,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专家将在市区庙沟村、三迪小学、竹园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设4个点位进行采样、分析,整个采样工作为期1周,预计相关的污染来源说明和针对性建议报告将在7月底出具。
宝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薛平建议市民,想要避免或减轻臭氧对自身的影响,首先要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减少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臭氧前体污染物的排放。其次在高温天气下减少室外活动。
新闻推荐
孟女士出示的钟少白VIP消费卡,卡内的钱没有用完华商报记者张欣摄华商报讯(记者张欣)6月22日,市民孟女士称,她在新建路西段的“钟少白”美发沙龙办了一张VIP贵宾卡,但近期该发店面却变成了棋牌室,拨...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