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 张超)7月28日上午,华商报记者从宝鸡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获悉,近期有不法分子,以“领钱”的名义,电话打给贫困考生和家长,索要学生的银行卡号和密码。请家长切莫听信,有疑问可致电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0917-2790950咨询。
据了解,2007年以来,宝鸡市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启动宝鸡市贫困家庭高中毕业生高等教育入学救助,对凡户籍在宝鸡市、且在宝鸡市高中学校上学,参加普通高考被二批本科及其以上院校录取的高中毕业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可予以救助。
1. 城乡低保对象、烈士子女、孤儿、见义勇为荣誉获得者子女或学生本人。
2. 家庭成员中有人身患重大疾病(含学生父母残疾且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残疾学生)。
3. 发生重大意外伤亡事故的家庭子女。救助标准:每生一次性无偿救助6000元。此外,每年市扶贫办也设有专项扶贫助学金,帮助困难家庭学子,顺利升学就读。
就在最近,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接到个别学生和家长反映,有人电话声称自己是市、县区教育局或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以让他们在指定的地方去“领钱”的名义,索要学生或家长的银行卡号码和密码。这引起了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高度重视,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提醒:宝鸡市教育部门、扶贫部门,对学生办理助学金审核确定后,会直接给学生重新办理一张银行卡,将助学金打入为学生办理的银行卡中,从不会索要学生的银行卡号、密码,请家长切勿上当受骗。
目前,市教育和县区教体局已经通知各高中,严肃纪律,保管好学生信息。工作人员再次提醒广大家长,不要向陌生人透露,如:银行卡、密码、个人电话、住址等隐私,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如有疑问,可致电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0917-2790950咨询。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实习记者张媛)华商报记者从中国文明网获悉,7月29日上午,中央文明办在河北承德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并发布7月“中国好人榜”。109位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诚实守信、...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